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秦都区马泉中学李力联系电话13488169758【摘要】该论文从教师必须要清醒认识到,挫折未必总是坏事了,关键在于对挫折的态度。分析与建议:(一)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二)学生心理压力形成的分析;(三)增强学生受挫能力的对策几方面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交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让学生积极面对。【关键词】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挫折未必总是坏事了,关键在于对挫折的态度;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挫折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可能使人失望、忧郁、痛苦,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人聪明、坚强、成熟。【引言】教师必须要清醒认识到,挫折未必总是坏事了,关键在于对挫折的态度。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充满了竞争。如果没有挫折的经历,没有抗拒挫折的毅力和能力.迟早会被时代所淘汰的。对学生来说,同样的挫折,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悲伤和痛苦,甚至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障碍,但也可以使人奋起向上、成熟、长见识,提高能力,变得坚强起来。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合理而恰当的惩罚教育(也就是今天人们广义的“挫折教育”)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常言道∶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古人尚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实质上就是今天所说的挫折教育。众所周知,系统的教育是离不开“挫折教育”,它对于培养受教育者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健全心理,加其受挫的承受量,提高其耐挫能力,帮助其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阶段,其判断主要取决于成人对挫折的判断和理解。一、分析与建议(一)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当前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1.家庭教育的影响当前,中学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满足于生活享受。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比以往少得多,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另外,一部分家庭对孩子施加了较大的压力。很多学生家长,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照顾生活;或者父母亲都长年在外打工,祖父母在家照顾生活,从外地打工回家的父母或在家的祖父母,为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就对孩子说,作为父母亲长年在外打工谋生,母亲或祖父母在家专门照顾其生活,如果不用心学习,就实在对不住亲人。本来是教育孩子的话,这么一说,就给小孩增加了无形的压力。2.学校教育的影响近年来,虽然按照国家教育改革要求,应试教育要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是升学率还是很重要,为提高学校升学率,不得不给学生补课辅导等等,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大。(二)学生心理压力形成的分析中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而且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究其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的冲击和学校应试教育的压力,引起了学生精神和行为上的适应性障碍。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多元价值观的并存以及社会信息量的激增,生活节奏的加快,无疑都会造成人们的心理紧张,特别是青少年学生,除了承受社会生活的压力外,还要面临学习负担过重,升学压力过大,家长期望值过高等多种刺激,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不适和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等等。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护和增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而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在教育上很长时间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造成学生缺乏此方面的认识,从而,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发育。(三)增强学生受挫能力的对策1、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在教学中,要面对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炼课,这是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