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阶段总结VIP免费

一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阶段总结_第1页
1/2
一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阶段总结_第2页
2/2
一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阶段总结一年级作为起始年级,是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从第一个学期起,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口算基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的期望。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口算常出错,部分学生口算速度较慢,还有的同学要依赖手指进行口算。想想自己课堂上算理讲解够清楚了,方法学生应该都能掌握了,为什么有的学生的正确率和速度还是达不到要求?我感到很困惑。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结出了几点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措施,主要做法如下:一、激发口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机械重复的训练,会使学生产生乏味感,容易疲劳和厌倦,激发不起训练的兴趣,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教学内容,每天让学生视算或听算20道左右题目,并采取多种形式训练: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夺红旗、抢答、闯关卡等。就连比赛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小组比、男女生比、同桌比等。比赛的内容也不一样:如比速度、比正确率、比方法多样等等。当然,对应的奖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奖励小贴画、小印章,口算奖励卡等等。这样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予,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加强学生的口算基本训练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为了预防学生口算出错,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的进行口算,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下尝试:1.注重算理教学,加快口算速度在口算教学中,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口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生理解算理,口算方法的灵活运用,又能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不仅仅教给学生正确合理的算法,而且十分重视算理教学。如在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上课前选进行两数凑十和前两数和是10的三个数连加式的铺垫练习,教学时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9加几需要将较小的数拆成1和几,并能类推出8加几,7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后,要求学生会讲口算过程,会画思路图,最后再通过举一反三地训练得以巩固。再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上课一开始出示16-7=(),问:“16减7等于几呢?”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等于9。”我又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学生说:“因为9+7=16,所以16-7=9”,我马上表扬:“你说得很好,这种方法就叫‘做减法想加法”。我又进一步引导:“大家能不能想一想用其它的办法来做这道题呢?”这时学生马上来了兴趣,个个都在积极动脑筋。一会儿有一位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0-7=3,再算3+6=9。”另一位学生说:“我是这样想的,先算16-6=10,再算10-1=9。”这时学生的思路活了,兴趣被激发了起来,个个争相发言,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学生说完之后,我及时出示不同的退位减法,请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思路说一说口算过程。通过说理训练,方法活了,口算速度也加快了。2.在多种感官齐用上下功夫,提高口算能力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齐用,是老师们口算练习时常用的口算方法;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是老师们口算练习时常用的口算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无论哪种形式对提高口算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我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口算,总有学生会觉得事不关己,对别人的回答不理不睬、漠不关心。针对这种情况,我想出了一个口算规则:(把口算题写在小黑板上,或制成幻灯片,出示口算题后,告诉学生)老师不用手指题,(这样学生就只能认真看题了,要不然不知道说到哪一题了)你们不用举手回答,点谁的名字谁口算(谁也不知道老师什么时候会叫我,叫过我后,说不定立马就又叫我呢,只能认真听别人口算了)【这样就避免了开火车口算的弊端:我说过了,就轮到别人说了,我就可以先玩一会儿,老师想叫我,还得等到我们这一排开始,到那时我再认真听也不迟】回答对了,其他人不要出声,回答错误,其他人才能举手。如果你不知道说到哪一题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阶段总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