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中实践真谛——浅谈如何加强师德建设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概括。人们常说,教师是一个良心活。只要你做的一切对得起孩子,对得起把孩子交给你又那么信任你的家长,对得起自己那善良且充满爱心的心,那么你的工作就已经完成得不错了。我是一名从事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回顾过去的几年教学时光,有成功也有失败。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件,但我觉得自己也无愧于“教师”这个职业。基于此,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教学小故事,谈一谈如何加强师德建设。一、教师为人师表,方能感化学生。在我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接手的班级是全校闻名的差班,并且还要担任班主任。那时候,没有工作的经验,只有对工作的无尽热情。我用我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学生身上,并且坚信,用我的爱心、童心、耐心和责任心一定可以感化他们、感动他们。因为有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心灵赢得心灵,人格获取人格。以后的日子里,课堂中我们是师生,课后我们是朋友。为了把班级的环境变得既整洁又漂亮,我和学生一起动手打扫、布置;为了开展好班会活动,师生共同排练;一次又一次个别谈心、集体谈心,我教给他们人生的经验、做人的道理。我让学生发扬小组合作的精神,分组积分进行比赛。每天班委轮流值日,及时向我反映班里情况。我还积极鼓励学生热爱劳动,讲文明礼仪,从小事做起。每天晨会课,师生共同探讨班里发生的事情,共同解决问题。对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学生们也都积极参加。经过我的努力,学生们给予了我最好的回报:在学校“十星级”学生文明号评比中,我们班获得了九颗星。同时,班里同学劳动突出、讲礼貌,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所以,从那时起我便知道,教师只有为人师表,才能一点一滴地感化学生。因为,教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了学生思想品德。教师具备文明健康的志趣、爱心、审美需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也会促使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教师能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充满爱心,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学生对自我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教师具备活泼开朗的性格,时时、我的课堂教学故事处处表现出乐观向上和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使教育过程也始终处于一种健康、向上、愉快、舒适的气氛和环境之中。二、重在经验的积累,培养师德意识。记得前年,我任教四(1)班英语。学校对我们四年级英语进行质量调研,我们班考了第一。当我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知于学生时,孩子们都欢呼雀跃了。那一天,我破例没有布置作业,作为孩子们的奖励,他们开心极了。我想,经验都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刚来学校的时候,不敢对学生太严厉,结果后来自己感觉很棘手。那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压住学生。而现在,那些曾在三年级时很难交上作业的“特困生”,我的英语作业竟然每天都能够交齐。可能是我奖惩分明的缘故吧!很多次,我都看到学生下课去墙上的表格上数一数,他们那组得了多少颗星。有了老师的鼓励,有了同学的羡慕,就自然有了学习的动力。要想提高平均分,就从补差做起;要想补差补到位,就给他们请个小老师,并适当给予激励和指导,他们做得比你老师都负责哦!我们都知道,教师教书育人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对每一位学生要负起责任,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注重自身师德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通过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总结经验。给予学生热情的关注,使他们时时感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用自己的情感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愉快的感情。三、灵活运用新媒体,加强教师人文素养。在教学4BUnit2时,我给学生播放课文动画片,富有动感的画面、优美的旋律和所要学习的对话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的难点1:Who’stheboywithbigeyes?,通过依次播放十二生肖的卡通图,引导学生用with……来练习。这些卡通动物色彩缤纷,姿态各异,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一个个积极踊跃,激发了学生说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