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一、填空题:1、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3、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法查处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但是,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由(组织实施该项统计调查的调查机构)负责查处。5、地方、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领导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一)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二)强令、授意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有关机构、人员拒报、虚报、瞒报或者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三)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者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四)对揭发、检举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有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行为的,应当从重处分。6、地方、部门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领导人员,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严重失实的统计数据,应当发现而未发现或者发现后不予纠正,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造成严重1后果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7、有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移送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选择20分,每小题4分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未出示的,有关单位和个人。()A、不得拒绝检查B、有权拒绝检查C、可以协商配合检查D、以上都对2、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强令、授意统计调查对象虚报、瞒报或者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二)参与篡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数据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A、警告处分B、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C、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D、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答案(1)ACD(2)BCD(3)ABCD3、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统计调查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故意拖延或者拒报统计资料的;(二)明知统计数据不实,不履行职责调查核实,造成不良后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A、给予警告B、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C、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D、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E、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4、包庇、纵容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A、警告B、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C、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D、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答案(1)ACD(2)BCD(3)ABCD5、统计行政处罚追溯期是:()A、1年B、2年C、3年D、4年三、判断10分,每小题2分21、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全面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制定本法。(×)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物质利益或者职务晋升。(×)3、统计调查应当按照统计调查制度或者政府的有关要求组织实施。变更统计调查制度的内容,应当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或者原备案机关备案。(×)4、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可以根据有关需要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5、本法所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指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机构、以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四、简答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