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纸张大力士》设计意图:在我们的生活中,纸的品种很多,用处很大。平常我与孩子们交流和观察中收集到他们对于纸的许多疑问与话题,我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利用这一课题,带领幼儿用纸进行实验,既符合幼儿当前的需要,又有利于长远的发展,激发幼儿科学实验兴趣和创造意识、以及动手能力。活动目标:1、尝试用折纸的方式改变纸张的形状,发现纸张形状变化与承重之间的关系。2、在动手探索中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乐趣。活动的重点:通过改变纸张的形状,发现纸张形状变化与承重之间的关系。活动的难点: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发现怎样的纸张形状才能承重,并学会记录。活动准备:手工纸若干、书本、自制各类建筑的幻灯片、双面胶、记录单(大的一张,小的人手一份)、黑线笔若干。活动过程:一、老师引出纸的广泛用处,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尝试:如何让桌子上的纸站起来?1、教师:今天老师啊带来了我们经常会看到的什么呀?(纸),我们每天都会用纸来画画、写字、做手工,纸的用途很多。今天朱老师想给小朋友出一个小问题,请你们让桌子上的纸站起来,好,来试试吧。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和观察。教师:想一想,有什么办法?你可以试一试不同的方法。3、教师请幼儿自由观察旁边小朋友的纸是如何站起来的?4、教师小结:原来折叠过的纸有了一定的承载力,不容易掉下来。二、继续加大难度,探索不同形状的纸承受力是不同的,如何将书本放在纸上不掉下来?1、教师:朱老师知道小朋友用了好多的方法让纸站起来,这一次,老师要让你们不仅要让纸站起来,还要给纸上面放书本,我这里有些材料,可以帮助你的纸站得更稳,还有一张记录单,你用了什么方法,然后画出来,放了几本书,也用笔记下来。2、教师再次巡回指导,提示幼儿放的时候一本一本轻轻地放,看看哪种方法放的书是最多的三、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方法。四、通过分组形式实验、讨论,那种方法承重力最强,教师:刚才我们小朋友想出很多的办法来,那我们现在来玩一个游戏,你们一起商量讨论用哪种方法放的书最多,派个小代表来说说。1、小代表出来说出自己的方法、2、老师在黑板上记录,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放的书最多,3、教师小结:每一张站立起来的纸,由于折叠方法不一样,它的承载力也不一样,在日常生活里,有很多关于这样的形体运用各种各样的建筑里中,我们来看一看。五、播放有关建筑的幻灯片。六、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小小的纸还有真么大的力气,下次活动我们试着用不同材料的纸,看看有没有发现更大的秘密。活动延伸:尝试用不同材料与承重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