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地震中的父与子陇县西大街小学王江平一、教学目标:1、自学本文的11个生字,注意“血”“砸”“颤”等字的读音。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小组合作,抓住课文感人句段,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父子的“了不起”,进而感受父爱的伟大。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人物言行,感受父子的“了不起”,进而体会父亲爱子之情。三、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有关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2、教师准备课件(有关这次地震的图片)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的父母一定爱你们,你们也很爱他们,在你和你的父母之间也一定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父亲爱儿子的故事。只不过这个故事发生在地震中。(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指导读好重音,你最想知道什么?(二)预习检查,初读感知:1)初读课文师: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在这场地震中,父亲和儿子之间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把书翻开93页,自由地朗读课文,寻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听明白了吗?那就开始吧?(学生自读课文,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读出声音来。)2)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3)检查生词师:王老师这里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图片,(播放洛杉矶大地震的图片)这是洛杉矶大地震后拍下的照片。高高的地交桥眨眼间变成了残垣断壁;漂亮的小轿车被倒塌的房屋硬生生拦腰砸断;这个消防队长望着豪华的商业街变成了一地瓦砾,束手无策;大地震后引发的大爆炸吞噬着人们最后的希望;昔日美丽的家园1如今变成了这幅模样。灾难之后的洛杉矶遭到巨大的破坏,变得如此荒凉,这样的地方就叫做——(课件出示“废墟”一词)生:“废墟”师:刚才我们还看到了火光冲天的——(课件出示“爆炸”一词)生:爆炸师:看到一片又一片的——(课件出示“瓦砾”一词)生:“瓦砾”生:破烂不堪生齐读词语4)整体感知师:这就是大地震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几个词语,就在这样的一场大地震中,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相机指导主要内容的概括方法)师:的确,面对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转瞬间之间灰飞烟灭,可就在这样的灾难中,这对父与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怎告诉我们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三)小组合作学习,体会父亲的“了不起”:师: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我们先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1-12自然段,在这部分课文当中,有许多有关父亲的描写,请仔细看一看,从哪些语句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下来,可以做上批注。开始吧1、学习要求:(课件出示)1)学习任务:体会父亲、儿子的“了不起”。2)学习方法:先自读课文,找出感动自己也能体现父亲、儿子“了不起”的句段,在旁边写写体会,然后和小组的同伴交流。(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教师巡视。)2、全班交流品味语句,体会父亲的“了不起”:依据学生所读,课件出示相应的语段,可能如下:⑴“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①读这段话,说说从中体会到父亲怎样了不起?②师引读:整整36小时,这位父亲不吃、不喝、不睡,不停地挖,如果是你,会怎样?然而,36小时父亲只是重复做着一件事……(学生读)你此时从中读出了2什么?③讨论:作者为什么罗列这么多表示时间的词?(先说理由,再读出理解,并说说这样读的原因)④课件播放音乐,师深情介绍,学生闭眼听:他挖了8小时,12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父亲扒开满是玻璃碎片的泥土,搬掉裸露的水泥,挪开倒塌的柱子……⑤(学生睁开眼)说说: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位父亲?⑥配乐朗读:师:还有那些句段能读出父亲的“了不起”。(生读语段→说出为什么了不起→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感情)⑵一位年轻的父亲……冲向儿子的学校。(课件出示文字)⑶他顿时眼前一片漆黑……向那片废墟走去。⑷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他便埋头接着挖。(课件出示文字)(5)有些人上来拉着这位父亲……“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