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的挫折启蒙教育江苏省扬中市西来桥中心幼儿园顾红霞212221摘要:挫折,是孩子成功的必经之路。教师作为孩子教育的启蒙人之一,应做好孩子成功必经之路的铺路石,使幼儿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拥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从而使其能真正走向成功。关键词:儿童挫折教育抗挫折能力如今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将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每个人都需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竞争必然会产生失意,甚至产生挫折。而当今的儿童面对挫折,大多寄希望与家长或老师帮助解决,于是乎,有的儿童在离开老师和家长的帮助而独立面对一些问题时,便出现一些不良状况。比如:因受老师的批评而患精神分裂症,因父母管教过严而自杀,在与同伴相处中因小事而大打出手等等。此类案例虽极端,但却是对现实生活中典型案例的真实写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如今的儿童到底怎么了?他们为何如此脆弱?我们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值得重视的是儿童自身的抗挫折能力太差。因此,对孩子进行挫折启蒙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是“挫折教育”呢?所谓幼儿挫折教育,是指在科学的教育思想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利用和创设某种情景条件,提出某种难题,启发和促进幼儿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使他们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勇于经受挫折的习惯,从而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一、儿童挫折教育现状1.生活挫折少如今的儿童,从出生到成人,大多受到父母、祖父母等的全方位的宠爱,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儿童,是儿童成为家中的“小皇帝”。他们遇事常不自己动手,很难体验生活中的辛劳与疾苦,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时,大多寄希望于父母或长辈来帮助解决,而有些家长,常觉得自己在年幼时吃过很多的苦,如今各方面条件改善了,又只有一个孩子,于是,便义无反顾的“帮助”孩子成长,由家长包办来排除孩子生活、学习中的“障碍”,让孩子“顺利成长”。殊不知,当孩子独立生活时,就会曝露出抗挫折能力十分薄弱的缺点,给他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困难。2.有计划的挫折教育不够当前,日趋激烈的竞争对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有些过分脆弱的人必然会被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淘汰,因此,实行挫折教育就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现实生活中,对儿童进行有计划的挫折教育实在太少,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训练;重智力、分数,轻情感、意志;意志没有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儿童表现为心胸狭窄,意志薄弱,挫折耐受力缺乏等,这反映出我们的教育中由于缺乏挫折教育而导致的危害。二、加强对儿童挫折教育的建议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我认为应结合教育教学活动与实际的生活来加强儿童挫折教育。(一)在活动中真正感知挫折,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真实感知,是指在各种活动中,尤其是在幼儿面临困难时,让他们直观的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逐步从反复的体验中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的感受到要做好任何事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记得有一次周五,评五角星时杰杰因为和一幼儿为玩具发生争抢没有得到五角星。妈妈来接他时,杰杰不停地流泪,而且不愿意跟妈妈走。妈妈对老实说:“老师,今天你给我们孩子一颗五角星吧,不然他会不高兴,而且还会和我们生气呢。”对此,我耐心的和他妈妈讲述:光用表扬是不行的,这会导致孩子不能明辨是非,不能一味的顺着孩子,不然今后碰到困难了,他会一蹶不振,对他成长不利。今天他自己犯了错,小朋友没有选他,等他改正缺点,小朋友自然会送给他五角星的。还建议他的妈妈以后不要一贯的用赞扬的语言来评价孩子,面对他的缺点要及时指出改正,慢慢的他才会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从而形成坚韧顽强的性格。幼儿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由于不断得到强化,他们的心理过程就会逐渐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而产生一种稳定的状态。幼儿在接触外界事物、学习知识时,的确离不开成人的帮助,但如果这种帮助变成了代替,幼儿就会缺乏克服苦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