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区免疫规划质量管理年汇报材料巩固成果迎接挑战全力做好我县免疫规划质量管理年各项工作为全力落实2011年免疫规划质量管理年活动,切实的提高我县免疫规划工作质量,保障人民健康,结合我县实际,对管理年活动作出了细致的安排和部署。现汇报如下:一、领导重视,强力部署县卫生局高度重视免疫规划质量管理年活动,从组织、人员管理、监督考核等方面给予周密的部署及严格的要求,并将免疫规划工作纳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年度考核管理,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责任和奖惩措施,对发生免疫规划责任事故或达不到接种工作要求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同时,加强县、乡防疫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防疫人员变动必须首先通过卫生局、县疾控中心批准方可调整,严把人员准入关,从源头解决基层免疫规划人员素质低的问题。疾控中心将充分发挥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作用,经常下基层指导工作,对乡镇接种单位的冷链运转、疫苗管理、接种情况要及时进行检查,确保免疫规划覆盖所有目标人群、不留盲点,确保把免疫规划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广大儿童身体健康。二、加大投入,全力创建数字化接种门诊去年,在县卫生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相关接种单位的同心协力、扎实工作下,按照“高标准建设、程序化管理、规范化接种、人性化服务”的要求,从布局设计、施工监督、版面装潢、设备购置、安装调试等各环节实行全程质控,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伊山镇、杨集镇、四队镇、圩丰镇、南岗乡、陡沟乡6数字化接种门诊,乡镇覆盖达三分之一。今年,我县将总结经验、加大投入、加强培训,在确保年底前数字化门诊建成率达50%以上的基础上,创建更科学、更人性化、更温馨的数字化接种门诊。三、细致部署,全面实行接种门诊周接种第1页共2页为了进一步提高接种质量,满足群众需要,我县决定从3月1日起全面实行预防接种周门诊服务(其中伊山、杨集等单位从2月份起开展)。此次周门诊的实施分为制定方案、宣传发动、组织实施三个阶段。2010年12月份,通过召开部分防保所长座谈会、部分儿童家长座谈会,征求各方面意见,达成共识,形成决定:全县所有接种单位每周四、五、六开展预防接种门诊;2011年1月-2月为宣传发动过渡期,开展多方位立体宣传,进行接种预约安排过渡;2011年3月1日起全县实行周门诊接种。四、加强培训、规范操作,提升管理水平为提高基层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我县将逐步对防保所长、新上岗人员、预防接种信息化系统操作管理人员、预防接种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加强预防接种、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疫苗冷链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各方面工作都必须严格按规范、方案、条例等要求开展,杜绝经验主义及习惯性做法;加大对防保所长业务管理水平,防保人员业务及技术操作能力考核评估,切实的提高我县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素质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为契机,通过三级卫生网络踏实搞好每年的4.25免疫规划宣传周活动,并做到持之以恒,进一步加强扩大免疫规划政策及计免相关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继续加强与广电、报社、教育等多部门合作,加大合作力度,增加电视、广播、报纸的宣传频率,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氛围。六、继续加强督导、考评工作完善督导、考评方案,实行月、年终(中)及重大项目考评相结合、基础工作和亮点工作相结合的考评方案,做到“一事一评”,及时反馈。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队伍建设,做到懂业务、不偏颇。通过考评方案设立和考评队伍建设,提高督查考评的质量,收集督导资料,建立督导档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自查自纠,及时解决问题。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