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三册《小红帽》作者及工作单位玉环县城关合洋小学余天☆教学基本信息《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歌曲为大调式,2/4拍,音阶式的级进旋律及分解和弦的音调,使曲调流畅、活跃。六个乐句中,一、三乐句基本相同,二、四、六乐句基本相同,第五句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乐句的后半句,使整个曲调既统一又有对比。本节课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中综合使用多媒体,采取多种形式:“看看、听听、唱唱、跳跳、演演、说说”于一体,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教材分析歌曲《小红帽》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歌曲取材于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小红帽》的故事。歌曲为大调式,2/4拍,一段体结构,六个四小节乐句组成。前四句构成一个完整的单乐段,均以1234开始,第五句巧妙地运用了第一乐句的后半句,使全曲和谐同一又有对比。音阶式的级进旋律及分解和弦的音调,使节奏欢快活泼,旋律明快、跳跃。☆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学生通过看图片、听故事、做游戏等多种形式,循序渐进地形成基本技能。本节课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在教学中综合使用多媒体,将故事、游戏、表演引进课堂,融音乐基本技能训练于唱、玩、动之中,寓教于乐。☆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不同速度,力度演唱歌曲,使学生感受不同的情绪,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2.挖掘教材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旋律选择。难点:歌曲的不同方法处理,所产生的不同情绪。☆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2.旋律选择游戏1.播放音乐,学生律动进教室,师弹琴向学生问好,2.出示旋律图片和旋律花师:多么美丽的旋律花呀!现在由老师弹奏旋律,请小朋友1.学生从教室外做律动进教室坐在位置上,师生问好。2.听老师逐句弹奏,请个别学生逐句放上旋律花。1.律动的目的是训练学生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师生问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2.通过听、辨旋律,选择合适的音符填空,训练学生的听力和乐感,熟悉新授歌曲旋律。3.导入新课听《小红帽》故事4.学唱歌曲5.唱做同步和歌表演们把旋律花一朵一朵摘下来,放进旋律中的花篮里,看哪位同学的耳朵最灵,使这条旋律成为完整正确的旋律。3.这首旋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歌的旋律,出示课题,板书《小红帽》。接下来请小朋友来听听《小红帽》的故事。播放多媒体。4.(1)按节奏读歌词:用形体动作启发学生读出小红帽欢快的脚步声。(2)听范唱录音:(带着两个问题欣赏歌曲)a.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b.听了这首歌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3)跟唱、师生接唱(4)通唱全曲5.巩固歌曲,体会用不同速度演唱时所产生的不同情绪。a.用中速速度、轻快的声音来演唱。b.用稍快的速度、更欢快活泼地情绪去演唱。c.用稍慢的速度、优美、安静的情绪去演唱。d.和学生一起歌表演。6.小结:通过《小红帽》故事的3.学生轻哼几遍填空完整的旋律听《小红帽》的故事。4.看歌谱读节奏读出欢快、跳跃的节奏。听范唱回答问题:a.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b.我仿佛看到了小红帽欢快活泼地走在去外婆家的小路上的情景。5.学生自编动作a.用中速速度演唱,体会轻快、高兴的情绪。(唱做同步)b.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体会欢快活泼的情绪。(唱做同步)c.用稍慢的速度演唱,体会优美、安静的情绪。(唱做同步)d.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按自己喜欢的任一种方式进行歌表演。6.内心体会。3.了解《小红帽》的故事内容,为学习歌曲铺垫。4.要求学生不但要连贯、准确、完整地演唱歌曲,还要用欢快活泼地情绪去演唱,这样才能体现歌曲的意涵。5.让学生体会用不同速度、力度演唱时所产生的不同情绪。自编动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6.小结叙述,我们学会了歌曲,小朋友们一定体会到刚才我们演唱时所体现的三种不同情绪,并使我们懂得了相同的旋律,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6.提高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培养感受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