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中层管理人员关键业绩指标组成表一级指标考核标准指标说明权重计算方式信息来源考核目的业绩类指标100分见表130%见表一统计员根据公司战略需要完成公司业绩工作目标类指标100分见表260%见表二直接上级根据公司战略及流程需要达到部门工作要求综合评价类指标100分见表310%见表三直接上级责任感、服务态度等表一:个人业绩完成情况评分表(统计员汇总相关业绩完成数据填写)硬指标评分项目(二级指标)完成情况项目分值评分公司的总销售量任务完成率100总计100业绩加权得分×30%=表二:工作目标指标评分表(直接上级填写)工作目标加权得分×60%=表三:综合评价指标评分表(直接上级填写)软指标评分项目(二级指标)工作表现、扣分事由得分加权得分1、责任感502、服务态度50总计100软指标评分项目(二级指标)工作表现、扣分事由项目分值评分1、部门经营目标完成情况302、部门整体工作组织203、工作效率204、规范管理105、团结协作106、廉政建设10总计100综合评价加权得分×10%=表四:附加项目(直接上级填写)附加项目工作表现项目分值评分1、当月获部门通报表彰的加3分/次2、当月为部门提供有建设性建议并被采纳的加3分/次3、获市局(公司)上年度先进个人的加3分/次4、获区局(公司)上年度先进个人的加5分/次5、对受到处分或通报批评者,在处分期间扣5分/次6、经部门领导认定属于重大工作失误的扣5分/次7、经公司领导认定属于重大工作失误的扣20分/次总计1.通过以上各项的评分,该员工的综合评分是:(表一+表月日4.领导签字:日期:年月日制度说明制度是以执行力为保障的。“制度”之所以可以对个人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是以有效的执行力为前提的,即有强制力保证其执行和实施,否则制度的约束力将无从实现,对人们的行为也将起不到任何的规范作用。只有通过执行的过程制度才成为现实的制度,就像是一把标尺,如果没有被用来划线、测量,它将无异于普通的木条或钢板,只能是可能性的标尺,而不是现实的标尺。制度亦并非单纯的规则条文,规则条文是死板的,静态的,而制度是对人们的行为发生作用的,动态的,而且是操作灵活,时常变化的。是执行力将规则条文由静态转变为了动态,赋予了其能动性,使其在执行中得以实现其约束作用,证明了自己的规范、调节能力,从而得以被人们遵守,才真正成为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