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的孩子自信起来侨谊苗苗园吴亚敏有位哲人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可见,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如果每个家长、每个老师从小为孩子播下自信的种子,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会成为新一代心理品质良好的挑战者,会更好地开拓进取。在工作中,我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对我们的孩子有目的的培养,以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发展。(一)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这里的环境侧重于心理环境,这种心理环境应让幼儿能够感受到自由、宽松、和谐的气氛,这种环境是要通过老师的努力才能获得的。听他们的心声,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多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允许他们自由的联想、自由的谈论,让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尊重幼儿的一些决定,肯定幼儿的一些做法,平等地对待幼儿;为他们创设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是培养其自信心的重要条件。(二)、教师的赏识和信任,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就是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就是要赏识和信任孩子。教师的言行对幼儿自信心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与激励。因此,对于幼儿的任何进步都要给予热烈的赞扬。正确的表扬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减少心理紧张。热爱每一个幼儿,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自信心较弱的幼儿在班里往往比较沉默,不太表现自己的优点,也很少引起老师的注意。但每个幼儿都有自己优点,所以老师要特别关注这些沉默的幼儿,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我都以口头表扬或小红花予以鼓励,一些正面鼓励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提高做事的兴趣,还能让孩子从成功中增强自信心,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幼儿时期,成人对孩子的尊重、承认,会使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进步。如:在平时多用:“你真棒”、“你肯定能行”、“你真聪明”等鼓励之类的赞语,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尤其是能力特别弱的孩子更要多加关怀与鼓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长处,使这些孩子逐渐树立对自己的正确评价。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并充分感受被同伴和老师接纳、喜爱的快乐,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建立自信心。(三)、放手参与活动,鼓励幼儿施展才能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是儿童产生自信心的重要源泉。在活动中儿童动手动脑能增长知识技能,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加成功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活动时是非常投入非常自信的。首先老师应给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和宽广的活动区域,保证活动时间,让幼儿按意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如在教室的角落设置各种活动区域,让幼儿自由地在那里剪、贴、读、观察等,在活动中引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挖掘自己,展现自己的才能。其次,设计的活动,应是幼儿易接受的、力所能及的活动,对活动的指导应恰如其分,使幼儿在成功后产生成就感,积累成功经验。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对幼儿在活动中的任何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同时,还要鼓励幼儿向困难挑战,让孩子从成功的体验中获取自信。如:幼儿画不好画时,我们应鼓励他说:“你能画好的,再画一遍怎样?”多鼓励孩子“你能画好的”他会有信心越画越好,还要充分利用课程,尤其是游戏中角色意识,增长幼儿交往合作的社会经验、技能来锻炼幼儿的体力、耐力意志力,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四)、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从成功走向自信。在班上能力强的幼儿获得成功的次数多,就显得特别自信、乐观,而能力弱的幼儿就显得比较自卑、沉默。因此,我们要多为这些缺乏自信心的幼儿创造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和体验成功快乐的机会与条件。幼儿有个体差异,我们老师可以为了让这些幼儿获得暂时的成功而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而且要多给他们独立活动和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并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比如:点头微笑、语言夸奖、送给红五星、小礼物等。恰如其分地给幼儿良好行为以积极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