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化自信,增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实现中国梦,需要道路自信导航前行的方向,需要理论自信夯实信仰的基石,需要制度自信保障进展的优势,更需要文化自信汇聚不竭的动力。这是因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深厚底气。生生不息、绵亘不绝的中华传统文化给予我们忧国奉公、敬德保民的爱国传统,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制造智慧和知行合一、励志笃行的实践能力,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经由历史的沉淀与聚合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深厚底气。这种文化的底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信心、智慧和力量,体现在生逢治世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恰遇乱世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体现在仰望天地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执着信念,面对生民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君子操守;体现在使命当前“舍我其谁”的浩然正气,为了理想“锲而不舍”的坚毅品行。鲁迅先生说:“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舍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无以数计的古圣先贤、仁人志士用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情和壮怀激烈的报国之举诠释出中华民族磅礴厚重、刚健沉稳的文化底气。中国梦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的切合与凝聚,实现中国梦需要从传统文化的丰壤沃土中摄取源源不断的信心、智慧和力量。但是,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浩繁驳杂、良莠不齐的。习近平总书记说:“对历史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因此,中华传统文化只有经过马克思主义的扬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涤荡,才能厘析出饱含民族智慧、彰显民族价值、展现民族美德的精神风尚,才能迸发出富有民族自豪感、表达民族自尊心、鼓舞民族自信心的积极能量,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底气十足的精神滋养与力量支撑。革命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驱力。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形成的,蕴含中国共产人、革命军队和革命群众特有的精神品质和思想风貌的文化。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并且经过革命实践的检验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凝练,不断被弘扬光大。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梦,既是在革命年代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梦,又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所以说,革命文化从萌生的时候起,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