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一中人才现状与队伍建设思考攸县一中王池元2015年4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校的责任和追求。我校一贯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大兴学习研究之风,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一、队伍现状1、基本情况我校现有学生3461人,在编教职工309人,生师比为11.2∶1。学校在编在岗教职员工297人,专任教师244人,其中本科学历人数215人,硕士研究生29人,占专任教师的11.8%,学历合格率为100%。2、队伍优势一中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一中可爱可敬的老师。我校通过积极完善各项制度,努力营造了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内部环境,队伍优势比较明显。我常说:做老师莫做高中老师,做高中老师千万莫做一中老师。一中老师确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我校老师有几项实在的辛苦事:一是工作时间长。我们要求老师:学生在老师在。当班主任的早上6点多上班,晚上查完寝将近11点,确实很辛苦。二是研究要求高。一中有个特色就是要老师做实“四情”研究。三个年级特别是高三,以学月为单位要对“班情、学情、教情、考情”的做踏实研究,把“五会”(即主题班会、班研会、教研会、教师月例会、学生学月反思会)作为“四情研究”的常规平台,增强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个辅任务重。个辅即个别辅导。我上台当校长,在全校全面实施差异教育,实施分类培育,分层施教,分别辅导。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推行分层次教学,实施特色培养战略。我要求教师特别关注四类学生(学优生、学困生、临界生、心理异常生)的对口辅导,立足全面和谐发展,各有侧重,兑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承诺。早晚自习,双休日教师的个别辅导任务特别重。四是工作压力大。在一中当个教师不容易,一中的制度很残酷,我们在全校推行末位淘汰制,教师的压力很大;年轻教师还要与高三学生同考,成绩记入档案。教师的教学质量周评,月比年总评,一切都跟绩效挂钩。3、存在问题职称结构严重失衡:高级教师114人,占专任教师的46.7%;一级教师105人,占专任教师的43%。受原攸县师范、攸县五中、震阳中学、湘化机子校等校撤并诸多历史因素影响,我校教师职评“堵车滞留”现象特别严重,2010年起连续4年未有高级职评指标,2014年仅评高级教师1人,但目前学校符合高级职称申报条件的教师多达90人。这一矛盾严重挫伤了优秀骨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性别结构亟待调整:男教师135人,女教师109人,女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4.7%。女教师引进过多,占比太大,受性格、结婚、生小孩等因素影响,给学校安排班主任带来了困难,请产假甚至要求保胎的教师一多,学校连课务安排都很被动。年龄结构整体偏大:29岁以下45人,30-34岁15人,35岁以下共计60人,占专任教师的24.6%;40-44岁61人,占专任教师的25%;45-49岁60人,50-54岁25人,45岁以上共计85人,专任教师的34.8%。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严重,年富力强的教师比例不足,导致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更新力度不足,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大潮。学科结构余缺不一:当前受重理轻文观念和高考改革的影响,理科综合(理化生,尤其是生物)和语文教师紧缺,文科综合(政史地)教师充足。二、建设策略只有和谐、幸福的团队,才会有共同的追求、统一的步伐和无限的活力。我校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待遇留人”,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力提升全体一中人的幸福指数。实施人性化管理,回归学校发展的根本,力创温馨家园、和谐校园。学校坚决捍卫广大教师的正当权益,为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减压,制订具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着力正确处理好干群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倡导相互欣赏、携手合作、共同分享,营造和谐氛围,让全体教师在人文关怀中幸福地生活,快乐地成长。关心员工生活,激活教师成功的动力。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养成,需要优秀文化的熏陶,需要教育平台的搭建,需要解决教师的切身利益问题。学校努力把实现教师的长远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满足教师的现实利益、直接利益作为工作的切入点。1、定期开展文体活动。工会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