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第一章教师心理健康概述1.心理健康定义: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以促进人们的自我心理调节,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在于没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2.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内外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所保持的最佳的心理状态,即教师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教师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3.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答:1.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和教育技能的效能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3.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水平4.心理健康的标准:答: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5.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答:(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2)良好地人际关系。(3)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4)独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5)积极进取。(6)积极适应和改造教学环境。(7)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6.心理健康标准与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为什么不一样?7.进一步思考健康的内涵:答: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一个人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我国著名医学家傅连同志认为健康的含义应包括如下的因素:(l)身体各部位发育正常,功能健康,没有疾病;(2)体质坚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并能刻苦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3)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精神贯注,思想集中,对工作、学习都能保持有较高的效率;(4)意志坚定,情绪正常,精神愉快(这虽和思想修养有关,但身体是不是健康对它也有很大的影响)。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疾患,而且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第二章目前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透视1.我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有哪些?答:1.角色认同问题2.职业倦怠问题3.人际交往问题4.情绪心理问题5.人格心理问题6.职业行为问题——怨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不良型7.适应性心理问题2.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答:(一)个体因素1.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2)体质因素(3)性别因素(4)器质性因素2.人格特征(1)A型人格(2)外控型人格3.心理防御机制(二)学校因素1.组织因素(1)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重(2)教室氛围(3)角色冲突(4)自主与做决策(5)孤立(6)公平(7)冲突的价值观(8)努力与回报之间的差距2.学校领导与管理(1)校长的支持不够(2)学校管理混乱(3)压抑的学校(三)社会因素第三章教师的职业压力与调试1.教师职业压力的定义答:教师职业压力:教师面对职业活动中各种因素引起的威胁性情景或不良事件时,所出现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2.职业压力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产生躯体疾病(2).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不良情绪反应(3).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产生行为问题,包括侮辱行为和体罚行为。3.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有哪些?答:一、过重的工作负担二、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1.单纯地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鉴别教师的教学业绩2.评职称的压力三、学生问题和学生家长的过度干涉四、新课程改革五、教育体制改革和职业竞争带来的学校人际关系复杂化六、职位不适当七、自我发展4.教师职业压力的缓解策略答:(一)化解压力源(二)寻求社会支持(三)构建良好的学校环境(四)改变自我1.改变生活习惯(1)营养全面、均衡、适量(2)适度劳逸(3)经常锻炼(4)培养多种兴趣,保持精力旺盛(5)戒烟限酒(6)心理健康2.改变思维方式(1)正视自己的身心问题(2)放慢工作速度(3)保持一颗平常心(4)量力而行(5)与人为善(6)忙里偷闲第四章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1.什么叫职业倦怠?答: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主要标志的综合反映。2.什么叫教师的职业倦怠?答: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