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系别:体育系专业:体育教育学号2010108113姓名罗利尧论文(设计)题目广西荔浦县中小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及对策研究命题来源□教师命题□学生自主命题□教师课题选题意义(不少于300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少数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显著民俗特点,以健身、防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身体锻炼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大陆沿海的西南端,是我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由于广西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数量较大,因而形成了独具各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如竹竿舞、板鞋、抢花炮、射弩等优秀的文化遗产。为了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进校园、传统体育进课堂的工作,广西教育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广西荔浦县中小学积极响应号召,如火如荼地推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小学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能帮助中小学生提高健身意识,锻炼身体素质,同时还能够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群众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但是中小学在开展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时存在资金不足、学校重视不够、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如何规避存在的问题,在保护民族体育的同时,加大对民族体育的开发力度,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健康有序发展,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与规划的。研究综述(前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不少于600字):通过万方知识数据平台检索工具检索关键词“中小学民族体育”,共发现相关文献68篇,搜索的年限为1990年-2014年。学校是开展民族体育运动的主渠道,将民族体育融入学生的健康生活,与国家设置课程的完美结合,是对传统体育健身价值的追求.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对变革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体育教材更加生活化、丰富化。长期以来,学校体育教学中缺少民族体育活动项目,限制了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空间,已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参与锻炼的兴趣。如今新课程的内涵和理念,赋予广大体育教师课程选择权,具备了将资源素材转化为系统教材的自主权。为此开发课程资源,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民族体育运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和身心健康水平。(封晓慧,2011)美育是国家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舞蹈教育也受到了重视。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把舞蹈教育纳入了中小学课堂教育中去,从而使舞蹈教育充分地发挥其积极作用。当笔者为舞蹈教育走进发达地区中小学课堂而稍感欣慰的同时,也为少数民族地区舞蹈教育的欠缺而深感忧心。舞蹈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素质教育手段,不是发达地区中小学教育的专利,舞蹈教育也应走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每一所中小学课堂。(李怀荣,2012)民族民间体育作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基本元素,其传承和弘扬对于加快推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因而,如何较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体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民族民间体育进课堂是破解这一重大课题的一条有效途径,这项工作的开展既可以传承和弘扬我国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充实学校体育课的内容,凸显当地体育课程特色,使学生受到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熏陶”;又由于多数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就地取材,所需场地设施相对较少,可以较好地解决农村中小学由于资金欠缺导致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桂祝,陈翔宇,2012)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不少于400字)1研究目标:针对广西荔浦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广西民族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2主要内容:2.1深入调查广西荔浦县中学学生参与竹竿舞锻炼现状2.1.1调查广西荔浦县中学学生参与竹竿舞锻炼时间2.1.2调查广西荔浦县中学学生参与竹竿舞锻炼的时间段2.1.3调查广西荔浦县中学学生参与竹竿舞锻炼一个星期的锻炼频率2.1.4调查广西荔浦县中学学生参与竹竿舞锻炼的运动项目选择2.1.5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