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2、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3、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根据角的特点认角。教学难点:知道决定角大小的因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生辨认各种图形: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生:能。(同桌合作摆一个学过的图形)师:摆好了吗?生:好了。(小组代表汇报)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生:三角形。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出示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学生反馈: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师: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生说出自己找到的角)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1)、生观察发现角。(2)、师介绍角。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也认识一些角,你们能从身边找到那些角?生举例:3、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4、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6、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7、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8、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9、巩固练习:课件出示:1、判断:2、下图中有几个角:三、总结提升:同学们这节课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谁愿意来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反思:通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抽象出数学中所要研究的角,认识各部分的名称。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张开程度有关,而与角的边长无关。并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在生活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