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导学案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以声波进行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学习重点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能描述发声体的主要特征。设计探究实验,能分析解释简单的声现象。【知识链接】活动1:探究声音的产生1.人讲话依靠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蝉的鸣叫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笛子依靠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2、二胡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军号是靠______振动发声,“黄河在咆哮”是_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的3、下列现象中属于由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A.讲话发声;B.敲钟发声;C.蝉发声;D.吹竖笛发声.活动2:探究声音的传播4.太空旅行时,在航天飞机舱内人们可以直接交谈,但是在舱外就不能了,这是因为____可以传声,但是__________不可以传声。钓鱼时,人们最讨厌有人从旁边走过,因为鱼儿会被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也可以传声。5.下列事例中,分别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声音的。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A.我们平时听到的讲话的声音;B.在水中游动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C.人的耳朵紧贴到火车铁轨上听到远处开动的火车的声音6.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慢C.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活动3:认识声速7.15o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_____m/s.8.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学生笔记栏1.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学生用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两侧说话(2)观察音叉,拨动锯条,敲打桌子的响声。(3学生讨论、交流一些比较新奇的发声现象。归纳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练习: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的是()A.敲鼓时发现鼓面上的纸屑上下跳动B.扬声器发生时也发现小纸屑在喇叭面上跳动C.将发生的音叉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能激起水D.金鱼缸中的金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中变大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A.向暖瓶灌水发声B.敲钟发声C.吹箫发声D.吹笛子发声二: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1)让学生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请另一位同学敲击桌面的另一端(2)阅读:教材P28真空罩实验,获取相关信息.(3)思考:为什么钓鱼的人不允许周围的人大声说话归纳总结: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选填”能”或”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练习:3、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A.我们可以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滴答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溪边听到听到“哗哗”的流水声4.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A.空气B.水C.酒精D.钢管易错易混知识点:判断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1)确定发声体位置;(2)判断发声体如何振动;(3)判断有无传播介质;三、5.阅读教材P30“小资料”获取以下信息:1.将表中的介质分类,发现可分为、、类。2.观察不同介质后声速对应数据,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气体中最3.当空气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也不同。4.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m/s。5.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和有关。【课堂总结】1.声音的产生:(1)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2.传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真空不能传声。2.声速的大小与介质性质、介质温度有关;V固>V夜>V气(一般情况);15℃时,声音在空气中V=340m/s【达标测评】1、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