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区“导航杯”公开课教案第十七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学会尊重他人隐私维护个人隐私教学目标:1、学会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2、提高依法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意识3、使学生明白个人隐私权所包含的内容,懂得在现代社会中维护隐私权不仅保护了公民的人格权利,而且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教学重点: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教学难点:提高依法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意识。教学过程:导入:论语卷六颜渊第十二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导入新课。意思是: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对他人隐私的尊重。(多媒体展示)新授:一、学会尊重他人隐私活动一:讨论交流:(一)尊重他人隐私有何重要性?(多媒体展示)公民之间相互尊重,是现代社会所应当遵循的起码文明规则。尊重个人自由和隐私权是相互尊重的重要内容。社会越是文明,人们对隐私权越是尊重。活动二:以案说法:杜某夫妇在卧室休息时,偶然发现暖气后的墙上有一个洞,内置监视器和微型话筒,经当地派出所勘查,确认系廉某安装的监视系统。(多媒体展示)1、廉某的行为是什么行为?2、杜某夫妇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师归纳:被告廉某的窥探行为属直接故意侵权,严重地侵害了原告的隐私权,应1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法院判决如下:被告当面向原告赔礼道歉,赔偿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4万元。(二)、尊重他人隐私的表现1、尊重他人隐私,首先表现在不蓄意打听和刺探别人的秘密。思考:哪些属于侵犯他人隐私的违法行为?活动三:案例分析:王某出生时,在脊椎骨的末端长出了一条约有3厘米长的“尾巴”,这是他的“心病”。一天上厕所时,小明看见了他的“小尾巴”,就到班上去跟其他同学说了,自然引起了同学们的嘲笑,大家都拿他当小怪物。王某精神上受到了严重伤害,从此再也不肯去学校了。(多媒体展示)思考:小明做的对吗?为什么?这会引起了什么后果?2、当无意中听到或看到他人的隐私,应当为他人保守秘密。不经本人允许,不得散布他人的隐私。引用典型事例:有一天,台湾作家刘墉走在路上,看见对面一人急冲冲地跑过来对他说:“刘墉!我刚听说了一件很搞笑的事情真想迫不及待地告诉你啊……”刘墉淡淡一笑,说:“请问第一这事是你亲眼所见吗?”“不是”“第二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不是好事”一脸坏笑。“这事与你有关吗?”“没有啊!怎么了?”“那你觉得既然与你我都没有关系的又不是你亲眼所见的坏事,我干嘛要知道呢?”(多媒体展示)活动四:你评我说:友谊与隐私融融和肖肖是很要好的朋友,融融将自己的日记给琳琳看,并要求她为其保守秘密,但肖肖却公开了融融的日记内容。(多媒体展示)问题:你如何评价肖肖的行为?师归纳:亲人、朋友、同学之间常常会分享一些个人的小秘密,这是基于彼此信任。此时,我们要承担起对这份隐私的责任和信誉。尊重隐私需要强化我们对他人、对朋友的责任意识、信用意识,责任保证隐私的安全,信用体现对他人的忠诚。只有责任和信用才能为我们的隐私建立安全的港湾。名人故事:罗斯福任美国总统以前,在海军部供职。某日,一位朋友问及海军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筹建基地的秘密计划。罗斯福特意向四周望了望,然后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当然能。”“那么,我也能。”活动五:多媒体展示:银行兜售客户资料2老师总结:生活中教师、父母出于各种目的而拆看未成年学生、子女的信件在生活中时有发生,作为未成年学生一方面心理很不愿意、甚至愤愤不平,但另一方面又迫于学校、家长的威力而陷于无奈,两难选择中应更理性地看待何题、分析何题。作为未成年学生既要理解、体会父母、老师的行为,也要正确对待并解决懂得用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三)隐私权的相对性活动六:议一议:公安机关为追捕犯罪嫌疑人,对其住所安装窃听器,请问公安机关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吗?师归纳:隐私权是相对的,有限制的。尊重他人隐私,不等于能够隐瞒和包庇犯罪。当一个人的隐私涉及到危害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