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包揽是明智的举措吗?——新入园幼儿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的欠缺案列研究案列背景:新学期开始,我们又迎来一批可爱的小班孩子,宝贝们刚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他们对幼儿园所经历的的不仅是生活空间的转换,更是生活方式、角色身份、人际关系、行为准则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在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都是“小太阳”,入学前,孩子们都是家长的“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是进入幼儿园后,孩子的大部分生活需要能够自已做。但到了幼儿园“小太阳”就会变成其他孩子一样的“小星星”,不可能再像家里一样一切依他为中心。这就要求幼儿必须从心理到行为有所转变,以适应新的社会群体。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到了幼儿园,有一部分仍然是“骄骄公主”她们的每件事都需要有人“伺候”,要他们自已动手,第二天便会出现不肯来幼儿园的现象,这几乎是每个新学期托小班开始都会出现的问题。我们班的宬宬便是一个“骄骄公主”,她刚来幼儿园:吃饭要老师喂,不喂她,她就一点不吃;上厕所要老师脱裤子,拉裤子,如果不帮她,她便一整天不小便;午睡的衣服穿脱全有老师一手包办,不然她就不睡。还有的小朋友是“碰不得的”,我们的瑶瑶小朋友就是一个“碰不得的”小女孩,在刚开学的几天,她都不和别人玩,如果有小朋友去拉她的手,她就会大哭“老师,他打我---”案例衔接一:“不要碰我”的瑶瑶今天是我早班,我早早地来到教室,给孩子们在桌子上放了好积木,迎接孩子们的到来。谢瑶拉着爸爸的手,来到教室门口。我热情地上去抱住她,可她不肯放开爸爸的手,她爸爸只好把她抱到座位上。当她爸爸刚走到门口时,就听见谢瑶大声地哭了起来,并大声地叫“老师,他打我”。听到女儿的哭声,他爸爸站住了,刚好看见旁边的男孩陈盛拿了谢瑶桌子面前的一块积木。于是,她爸爸便在门口大声骂了起来:骂小男孩欺负他女儿,骂我们老师照顾不够到位,座位上安排的不好等等。我连忙向谢瑶的爸爸做了解释,可他在气头上,一点也不听进去。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该幼儿的爸爸在送孩子进教室后,都会站在门口看好一会儿。有一天,谢瑶一走进教室,就说要小便。我带着她来到小二班的卫生间,她爸爸仍然在小二班门口张望------案例衔接二:不肯小便的宬宬第一天上幼儿园,宬宬的奶奶就告诉我们,宬宬不会上厕所,需要我们老师给她上。宬宬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在家里什么事也不肯动手。刚来幼儿园的几天,为了让她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让她有一个过渡期,上厕所时都是我们老师一手包办。可一段时间后,她每次上厕所,就理所当然地喊:老师,我要上厕所。午睡时:老师,我要脱衣服、裤子,帮我把袜子也脱掉。过了几天,我和颜老师觉得应该让她学着自已的事情自已做了第二天,奶奶抱着宬宬来幼儿园,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宬宬她今天哭着不肯来幼儿园昨天小便时,裤子上有一点湿了。”言下之意,我们就明白了宬宬不肯来幼儿园的原因。案例分析:因为开学时间还较短,大部分孩子还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孩子刚离开家庭,难免产生一些焦虑情绪:不愿意上幼儿园;家长离开时大哭大闹;不愿意亲近老师和同伴-----孩子的这些状况我们老师都能在一段时间后得以解决。但家长的过分担忧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因此而出现一些较为特殊的行为或对老师提出一些不为合理的要求。一、孩子入园的不适应期在新生中,谢瑶是一个比较爱哭的孩子,每天家长送她来园后,她都会哭一会儿。而且她不愿意与人交往,也不喜欢和别的孩子玩,只要其他小朋友一拉她的衣服,她就会喊:老师,他在打我!在今天的事件中,其实是谢瑶因为爸爸要离开了,才大声地哭起来。而他爸爸可能因为昨天给谢瑶换了座位感到不高心,因此而借题发挥。因为谢瑶爸爸在让谢瑶做到座位上的时候,我听见他说:座位怎么换了?二、孩子自理能力的薄弱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