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局粮食流通工作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是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五年来特别是20*年粮食流通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工作。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20*年全省粮食流通工作取得新进展20*年,全省各级粮食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流通工作的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粮食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过去单纯解决农民卖粮难,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由过去收原粮、卖原粮的传统经营方式,向创新机制、加工增值、品牌开拓、做大做强产业转变;由过去国有粮食企业一统天下,向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骨干、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元市场主体转变。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粮食购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力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促进农民增收。全省累计收购新粮433.6亿斤,同比增加162.5亿斤。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266.1亿斤,占粮食收购总量的61.4%,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玉米平均收购价格每市斤在0.70元左右,比上年提高0.16元左右,按350亿斤商品量计算,全省农民增收56亿元,人均增收383元。采取有力措施,积极销售粮食。由于国家对玉米深加工实行宏观调控,取消酒精出口退税、控制玉米出口、南方生猪疫情较重饲料需求下降,粮食销售困难。通过举办四次竞价交易会,重新启动七省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利用国内各种展会,用好用足出口政策等措施,特别是抓住10月份以后玉米价格回升的有利时机,在运力紧张情况下,粮食销售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共销售及出口粮食279.4亿斤,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及出口粮食253.2亿斤。运用调控手段,确保市场粮油价格基本稳定。受国际大豆价格上涨影响,去年我省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扬。为保证供应,第1页共12页稳定价格,利用省级储备油加大调控力度。7月份以后,市场油价开始上涨,及时投放豆油4000吨,春节前又陆续投放3000吨,全省市场未出现脱销断货情况,基本稳定了价格,主要粮油品种价格控制在居民可接受范围内。(二)精心组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20*年是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年,有二个突出特点。一是改革进展顺利。按照省政府《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各地都能够结合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大指导力度,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改革模式和方式方法。既把握政策的严肃性,也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政策,改革效果明显。工作中,省里加强了督导检查和方案审核的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严格按照有利于全省粮食宏观调控、有利于地方粮食安全、有利于搞活粮食企业的原则,对各地改革方案进行审核。截止目前,全省共有27个市县完成改革任务,占全部市县的54%,超额完成预定50%的计划目标。二是改变了原来国有粮食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各地按照“担负起本区域粮食安全、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发挥主渠道作用”要求,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此外,出现了国有参股经营、公开竞价招标租赁经营、整体或部分出售和关停、破产等形式,完善了粮食企业产权结构,激发了粮食经营积极性。(三)以组建“长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契机,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根据国家和省“*”粮食经济发展规划以及现代粮食物流市场发展的要求,从我省实际出发,去年8月省粮食局向国家粮食局提出在吉林粮食中心批发市场基础上组建“长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努力建成一个立足吉林,服务全国,乃至东北亚的现代粮食物流市场。经积极努力争取并按国家级市场的标准对原有批发市场的改扩建,今年1月9日国家粮食局正式批准成立“长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今天上午的会议结束后,韩长赋省长和国家粮食局张桂凤副局长将为“长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从而结束了我省举牌竞价交易的历史,实现第2页共12页了重大跨越。今后,东北三省一区的中央储备玉米销售和轮换将在“长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进行。去年,各地的市场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展,长春、吉林、四平、抚松等市县都根据本地实际,建设了区域性粮食市场,对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