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形势报告会领导讲话稿各位老师:今天,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形势报告会,能够借此机会,与学院全体教职员工一起回顾的发展、展望的未来,我非常高兴。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五个问题。一、的沧桑巨变和辉煌成就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49年底,州和平解放,全州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建国年来,全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大无畏的精神,团结一致,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的巨大成就。特别是1978年党的届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州的开发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当今全州已经从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自治州,政治、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总体上越过温饱步入小康,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一是经济发展,实力增强。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全州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年全州生产总值达到102.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18倍,年平均增长12.0%。经济发展水平跨上新台阶,人均gdp从1978年的131元上升到年的2319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也表现为人均指标的迅速提升。年全州人均生产总值达231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12.8倍,年平均增长11.2%。按现行汇率换算,全州人均生产总值405美元。财政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大提高了财政实力。年全州财政收入12.64亿元,比1978年增长66.4倍,年均增长17.6%。全州经济综合水平从建州时的全省挂末位次上升到全省第6位,在全国31个自治州中,从挂末位置上升到第13位。第1页共16页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优势产业快速发展。1978年前,全州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层次较低。国家对州投入的资金和人力很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经济结构演进也十分迟缓,直至年之前产业结构始终是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经济格局,产业层次较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年经济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年我州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立足本州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经过大力加强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的比例结构已由1980年的64.7:12.3:23.0转变为年的31.96:37.58:32.50,逐步实现了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初步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长期以来,全州农业生产单一,技术落后,农产品主要以粮食为主,农业多种经营发展不够,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全州农村积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积极发展科技农业、特色农业,促进了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年农业增加值31.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5倍,年平均增长7.1%。粮食总产量102.28万吨,比1978年增长2倍,年平均增长2.7%。油料、烤烟、水果、牧业、蔬菜等农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州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年全州油料产量3.26万吨,比1980年增长15.6倍,年均增长12.4%;烤烟产量最高年产达2.53万吨,比1978年增长18.2倍,年均增长12.0%;茶叶产量2047吨,比1978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7.3%;水果产量5.23万吨,比1980年增长12.4倍,年均增长12.5%。肉类总产量达18.03万吨,比1990年增长2.7倍,年均增长9.7%;蔬菜产量达72.54万吨,比1990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5.4%。工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三中全会以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结构畸形,只有一些手工作坊,1981第2页共16页年全州工业总产值6387万元(1980年不变价),由于规模小,基础薄弱,企业组织程度低,结构上具有初级的并依附于农业的性质特征。全州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是90年代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日益增多,工业发展势头日趋强劲,电力工业超常规发展。年全州完成工业增加值31.52亿元,比1982年增长29倍,平均每年增长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