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小康社会的提出2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前言在前面的学习当中,我们了解了很多经济微观和宏观方面的具体知识,包括商品和货币、市场和价值规律、企业与国家经济等等。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涉及国家经济战略和政策的内容。本课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小康社会的提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小康社会的提出一、小康社会的提出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成就——•1.综合国力大大增强•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关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指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的基本国策。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改革的大幕;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设立了经济特区,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开启。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央正式宣布改革开放的开始7(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就1、综合国力有弱到强,GDP从占世界1.8%升至12%,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82、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超过10倍,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93、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城镇化率从不足18%上升到53.7%104、外贸规模从世界第32位上升到第1位,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3.82万亿美元115、义务教育普及率从64.3%上升到99%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55%上升到30%左右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成绩面前•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仍占一定比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重道远结论: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质匮乏,人们只能穿蓝色制服今天,一样的蓝色,不一样的感觉60年代,人们平均2个月才可以领到半斤肉,并且还要凭票供应。今天,超市出售的方便食品,种类繁多。过去有三间瓦房就已满足今天住着别墅还觉得太寂寞以前,买一辆自行车是人们多年的梦想过去人们见面时的问候语是:吃过了吗?现在人们见面的问候语是:买车了吗?华西村一瞥我国东西部教学条件差距惊人我国东西部教学条件差距惊人太湖美?!(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当今“小康社会”概念是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谈话中首先提出,此后,邓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界定为达到小康。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指哪三步?什么是小康?指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温饱的基础之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总体小康是低标准的小康,具有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的特点。•低水平: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不全面:只满足了生存性消费的满足,发展性消费还没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不平衡:地区间、城乡间、不同收入群体间的差距明显。全面小康是高标准的小康,具有高水平、全面及平衡的特点。总体小康≠全面小康邓小平为我国设计的三步走计划: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GDP与GNP名词介绍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请阅读课本40页,找到“新三步走”指哪三步“新三步走”(1)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