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蜗牛的奖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作者单位:镇江市中山路小学作者姓名:冯芸邮编:212000[课题(学科和年级)]苏教版二年级语文《蜗牛的奖杯》[教材简解]童话寓言故事《蜗牛的奖杯》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的能力。课文一共四个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写从前的蜗牛飞行本领高超,通过和其他昆虫的比赛,获得了冠军奖杯。第三自然段写蜗牛获得冠军奖杯后自满自足守着奖杯,不思进取。第四自然段写蜗牛因不再练习飞行,翅膀退化了,再也不能飞上天了。两幅插图中蜗牛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蜗牛的样子和神情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引发学生对寓意的感悟。最后揭示道理: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目标预设]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时的生字。2.过程与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看图,引导想象,紧扣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充分的诵读中领悟文章寓言。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和课文的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寓意,体会“唯恐”和“生怕”两词的异同[设计理念]本课时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质疑——探究——解疑的语文实践中,通过读读、演演、说说的学习方式,实现心灵与文本的碰撞,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性地阅读,在读中体味语言,懂得课文向我们揭示的道理,受到启迪。[设计思路]情境的创设旨在让他们的积极情感贯穿课堂始终。只有调动起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学好语文的目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从开始的谜语入手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读读、演演、说说中感悟课文语言,体会课文的寓意。在学习中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掌握生字和词语的意思,进而更深入的理解课文的内容,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1[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播放歌曲《蜗牛与黄鹂鸟》一、激趣导入、引导质疑1.谜语导入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就带来一个,你们能猜出来吗?名字叫做牛,不能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蜗牛)你们猜对了。(贴出带硬壳的蜗牛,师写名字。)谁来跟它打个招呼?(指名读)2.(贴出将奖杯的图片)告诉你们哟,这只小蜗牛还得过个大——(奖杯)谁来读,一起读“奖”是个生字,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奖”是上下结构,左上是“将字旁”,右上是“夕阳”的“夕”,下面是个“大”,“大”的一横要长些)仔细看老师写(板书:奖杯)什么样的人可以得到奖杯呢?(学生交流)是啊,金光灿灿的奖杯属于本领最大的人,所以“奖”的下面是个“大”字。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叫——(蜗牛的奖杯)(补全板书)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学生质疑,教师归纳:蜗牛在什么比赛中得到了奖杯?得到奖杯后它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板书三个问号)小朋友们想知道的还不少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课文挺长的,要读好可不简单!老师送大家来那个诀窍。(出示读书要求:1.生字词仔细读,读准字音;2.长句、难句反复读,把课文读通顺、流利)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设计意图:用谜语导入,揭示课题,老师教学“奖”字时,用拆分法让学生记住,奖字下面是个大字,激趣识字,只有本领大的人才能得到奖杯。】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生根据读书要求读课文,解疑。师:同学们读完课文后,你们知道蜗牛都和谁比赛的?(出示词语:蜻蜓、蜜蜂、蝴蝶)谁来读准它们的名字?(指名读,提醒:“蜻蜓”两个字都是后鼻音)你们在读的时候发现有什么共同点?(指名说)你们真会观察,因为这三个都是昆虫,所以这几个字都带有虫字旁,你们看我们的汉字多有趣啊!师:飞行比赛就只有这三个昆虫吗?你怎么知道的?(后面有个省略号)对,省略号的作用就可以省略一些相同的内容。2.检查词语师:这三个词语都读准确了,那这些词语能读准吗?(出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