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下列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完全正确的是ABC[来源:Zxxk.Com]D仪器名称药匙量筒滴瓶试管夹用途添加粉末状的试剂量取液体或配制溶液存放固体或液体试剂夹持试管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B.用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工业废水处理后可以循环使用D.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B.氮原子结合成氮气C.氧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水分子,水分子聚集成水D.氯原子和钠原子得失电子形成氯离子和钠离子,两种离子结合成氯化钠4.专家指出,反式脂肪酸将会影响身体发育,生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可能会产生一种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是C18H34O2。对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C18H34O2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B.C18H34O2物质中碳、氢、氧元素质量之比为9:17:1C.C18H34O2是有机物D.一个C18H34O2分子由54个电子构成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阳离子一定带有正电荷B.带电荷的原子团一定是酸根C.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1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6.下列制取气体的收集方法正确的是7.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A+B→C+D,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为酸,C为水,则B一定为碱B.若A为一氧化碳,C为金属,则D一定为CO2C.若A为锌粒,C为氢气,则B一定为稀硫酸D.若A为蓝色溶液,C为Cu(OH)2,则B一定为NaOH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将20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可形成70g溶液B.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甲是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D.35℃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9.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0.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W反应前质量/g501123反应后质量/g24528x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反应时物质W与氧气的质量比23︰50D.物质W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物质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NaCl(Na2CO3)除杂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BMnO2(KCl)分离溶解、过滤、蒸发CCO2(H2O)干燥将气体通过碱石灰(主要成分氢氧化钠)干燥管DNaOH、Ca(OH)2鉴别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2多孔隔板H2O2溶液MnO2稀盐酸石灰石Na2CO3固体稀硫酸稀盐酸锌粒AB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11.(9分)以下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HLiCFNaMgCl(1)该表中金属元素有▲种。(2)镁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个电子后,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符号为▲。(3)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判断,上述元素分布于元素周期表的▲个周期。(4)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锂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元素相似。(5)根据右图中蕴含知识回答: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若有2n个氯气分子参加反应,则生成氯化氢分子的个数为▲。③生成物▲(选“微”或“易”)溶于水,所得溶液pH▲7(选“>”、“=”或<”)。12.(7分)汽车作为一种常见交通工具,已走进千家万户。请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汽车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汽油。将石油蒸馏可分离得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该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我国已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其优点是▲。(2)汽车尾气(含有CO、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CO和NO反应,生成两种无毒气体。试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其主要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钢铁的防腐是汽车制造业研究的重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