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及应对策略摘要: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针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提出的新要求,它是物理学习的核心,为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学理念、实验条件,现代化设备的落后,以及课堂时间的限制等因素都给探究性学习带来诸多障碍。针对此种情况和矛盾,可通过加强认识,转变观念,转换方式不断开拓创新等措施,解决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物理教学中,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实验结论,要求学生掌握规律本身,然而新课标不仅要求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要求学生对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深入地了解,这样才能正确应用规律解决具体问题,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发现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还是遇到诸多障碍和困惑。针对这些障碍与困惑,我并经过长时间的分析与思考,并采取了相应的一系列措施和对策,和大家共同分享。一、科学探究的意义科学探究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将学习内容分为科学探究和科学规律两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那么什么是科学探究呢?科学探究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针对生活现象或实践,确定问题,用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人类探究大自然的过程,由于主观臆断造成思维定势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醒和思考。科学探究是人类认识大自然最有效的途径,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认知过程,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离不开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目标就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强化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就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探究过程,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是终身受益的。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困惑1、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并不是教育设备的现代化,而就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由于受传统教育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校、教师、学生都把中考作为终极目标,导致自我思想封闭,轻过程、重结果,缺彷开拓精神,对于科学探究不够重视,甚至根本性抵触,从而制约了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普及和发展。教师们大都习惯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形成了惯性思维,加之教学设备落后,只能照本宣科,普遍采取题海战术根本不注意学习方法的掌握,也不顾及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学生反复机械死记硬背,学生主动性被忽视,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对探究性学习也很陌生,也很难形成探究性学习的氛围。在物理教学中,由于老师学生均不重视开展探究性学习,认为探究性学习是不务正业,甚至认为是调节课堂气氛的小手段,对科学探究认识存在严重分歧,根本无法体会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更体会不到它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2、科学探究的核心就是实验,然而在很多学校都面对着实验设备落后或短缺的情况普遍存在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困惑,这给探究性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和障碍;加之1其他教育现代化设备如: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网络技术等条件的滞后,便利探究性学习仅限于一种形式和理念,要想落到实处可谓是难上加难。同时,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学生层次的不同,要想在45分钟时间内完成探究性学习全过程,明显不足。例如:探究液体的蒸发与沸腾,学生要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组讨论,得出结论,老师还要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完成当堂练习,从而导致教学目标根本无法达成。鉴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及存在的诸多实际困难和困惑,在教学过程中,我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采取了如下方法和策略,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应对策略1、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奠定探究性学习的坚实基础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