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互助合作共赢——佛山二中集体备课活动经验介绍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最基本、最实在的一环。是行动研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把教师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最有力的一条纽带;是开展同伴互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一条途径。自从2002年二中合并后,我校狠抓科组活动质量和备课组活动质量,科组活动每周一次,做到有内容、起作用,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备课组活动每周一到二节课,共同精心备课、精选习题,做到有的放矢,讲求实效,不走过场,主要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一、完善制度,提供保证1、集体备课制度(认真钻研教材、课标和考纲,开展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制定解决教学困惑的措施。集体备课坚持做到“四定”、“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达到“五统一”。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训练和活动,统一单元测试。2、调研小组视导制度:检验反馈3、“老帮青、结对子”活动制度4、优秀备课组评选方案二、搭建平台,常态推动积极组织各类研讨课活动,推动集体备课有效开展。每学期把各类公开课挂上校园网,向全校教师公开,为上课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其他学科教师提供一个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为科组、备课组提供一个坐诊的案例。每学年各个学科教师要上一节校内公开课,每学年学校开展一次“提高课堂教学主题研讨”的教学公开周活动,全体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听课,学科、学校组织评课和研讨,通过课堂教学的诊断、研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1、校内“同题多上”课2、青年教师推门课、比武课3、骨干教师示范课4、课题专项研讨课5、对外公开课6、校际“同课异构”(借省教师工作室研讨平台,开展集体备课)三、总结反思,完善提升1、课前、课后反思2、个人、团队反思3、学校层面反思四、初显成效,任重道远1、促进教师成长(名师骨干最多,省内外发挥辐射作用)2、促进团队提升(5个市示范教研组)3、促进学校发展(佛山市首批教科研示范校)坚持做好最基层的集体备课,加强研讨的学术性,强化校本教研,深入课题研究,提练集体备课成果。五、问题困惑,指点迷津1.集体备课时间往往受市区学校等活动冲突较大。2.备课组活动一般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在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方面体现不足。3、科组教师存在差异,有些老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等、靠、要”的惰性思想严重,参与集体备课的态度不够积极。4.出现教学共性化与模式化的迹象,在个性教学方面如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