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11级高二化学学科课程构建之教与学双案(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选修4》号讲义课题:§3-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应用化学平衡的理论描述溶解平衡,知道溶解平衡的定义及影响因素。2.掌握溶度积的概念及其有关计算。理解影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移动的因素。3.学会利用平衡移动的知识分析沉淀的生成、溶解及转化。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推理出新的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自然科学中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化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自然科学中的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自主学习与师生互动【问题提出】属于复分解的离子反应条件是什么?若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是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一般情况可不可认为可以进行到底?【知识点二】Ag+与Cl—的反应真能进行到底吗?1.生成沉淀的反应为什么能发生?[明确]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之所以能发生,在于生成物的溶解度很。例如,AgCl20℃时在100g水中仅能溶解1.5×10—4g。2.Ag+与Cl—的反应能不能进行到底?[明确]尽管AgCl溶解度很小,但并不是绝对不溶,生成的AgCl沉淀会有小量的溶解。因此在生成AgCl沉淀后的溶液中三种有关反应的粒子在反应体系中共存:Ag+(aq)+Cl—(aq)AgCl(s)这样,生成沉淀的反应就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固体溶解的问题。从固体溶解的角度来看,AgCl在水中存在两个过程: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Ag+与Cl—脱离AgCl表面溶入水中;②溶液中的Ag+与Cl—受AgCl表面正、负离子的吸引,又回到AgCl表面析出沉淀。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得到AgCl的饱和溶液,即建立下列平衡:AgCl(s)Ag+(aq)+Cl—(aq)正是这种沉淀、溶解之间的动态平衡的存在,决定了Ag+与Cl—的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简言之]即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后,它还会溶解少量,跟生成的离子之间建立平衡,这个平衡叫溶解平衡,因此,严格来说,任何生成沉淀的离子反应,均不能进行到底![解题经验]在进行有关“沉淀——溶解”平衡计算时,先考虑“完全”沉淀下来,再考虑溶解,建立平衡,像化学平衡一样计算!且听后文分解。【知识点三】溶解平衡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难溶强电解质溶于水,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形成溶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2.溶解平衡的特征:(与化学平衡相比较,下列几点用一个字概括)①:可逆过程②:v(溶解)=v(沉淀)③: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④:动态平衡,v(溶解)=v(沉淀)≠0⑤:当外界条件改变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3.为什么通常情况下,可以认为离子之间生成难溶电解质的反应能够进行完全呢?即生成难溶电解质的离子反应的限度问题[明确]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例如AgCl和AgNO3,但难溶电解质与易溶电解质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习惯上把溶解度小于____g的电解质称为难溶电解质。对于常量的化学反应来说,0.01g是很小的,所以一般情况下,相当量的离子互相反应生成难溶电解质,可以认为反应完全了。[背出]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沉淀就达完全。所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尽管很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知识与能力是记与用的关系!能力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练出来的!1江苏省启东中学2011级高二化学学科课程构建之教与学双案(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小,但不会等于。【知识点四】溶度积及其计算1.概念像电离、水解平衡一样,溶解平衡也有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各组分离子浓度幂的乘积为一常数(固体纯物质不列入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符号为Ksp。2.表达式对于下列沉淀溶解平衡:MmAn(s)mMn+(aq)+nAm-(aq)Ks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验练习]请写出下列物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KSP表达式。Cu(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a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溶度积的意义:溶度积Ksp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但Ksp越大,能否一定说明溶解度越大呢?4.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