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一:教学目标:1:能初步的认识音乐是什么。2:能安静,用心地聆听音乐,体验欣赏音乐的乐趣。3:在听赏的过程中,能说出《少女的祈祷》的基本结构,能在互动交流中用简单的语言说出“音乐不能明确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分析《少女的祈祷》,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能够了解音乐的层次结构,懂得音乐不能明确的告诉我们什么的道理。三:教学过程: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背景音乐1:新学期第一节课,师生相互认识,老师谈谈音乐课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学生也交流对音乐课的希望和建议。2:新课导入——认识音乐A:概念: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它必须通过演唱或演奏这个表演的中间环节,才能使听众感受到音乐的情感与意境,从而产生艺术效果,达到审美的目的。B: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旋律——灵魂;节奏——骨架;和声——烘托渲染。准备听赏音乐迈克尔杰克逊的歌曲认识节拍和速度。视频;听赏刀郎的《新疆好》认识乐曲的节奏。三:新课学习1: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听赏《百鸟朝凤》,学生谈谈感受。包括听到什么?想到什么?甚至在音乐中看到什么?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听赏《江河水》,回答以上相同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认识音乐不能明确的告诉我们什么的道理。音乐是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的。)·听赏《少女的祈祷》1:音乐的基本情绪是什么?(跟琴作基本模唱,体验音乐情感)2:优美的琴声,波涛般涌动的旋律,我们想到什么?3:音乐大体分几个段落?(多次听赏之后能感受出来)2:总结老师所提的问题: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是以个体联想和想像作中介,这种联想与想象又基于个体的生活经验,因而存在差异。这正好说明,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和音乐理解的宽泛性是合理的。音乐音响具有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的特点。四:总结问题,结束新课。(钢琴曲——绿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