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理必修第三册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本模块结构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案例研究案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手段研究手段第一章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区域和区域差异返回目录返回目录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考纲概览1.结合具体实例对区域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的考查是常见的命题形式。2.区域环境差异的分析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重点,分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是主要考查方向。3.结合世界热点地区和我国经济发展重点地区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分析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高考命题的着眼点。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考向定位第第2244讲区域与区域差异讲区域与区域差异考点互动探究综合能力提高基础过关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2.特点:3.划分(1)指标:可采用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可按自然要素特征划分,也可按人文要素特征划分。(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返回目录返回目录基础过关特别提示“区域”与“地域”的异同它们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只是“区域”是泛指;“区域”范围有大有小,而“地域”一般范围较大,且更强调地方性、景观性,如农业地域、工业地域。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24讲区域与区域差异二、区域的类型自然区:地形区、气候区经济区:沪宁杭工业区、环渤海经济区、东部沿海地区文化区:北京海淀区、长清大学城行政区:国家、地区、省、市、县综合区:北方地区、陕北、苏南、川东三、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差异性: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域内具有________________。3.开放性:区域并不是_________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特别提示区域的特征与区域地理特征的区别区域的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是不同区域的共性特征,而区域地理特征是指某具体区域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特征和人口、城市、人类活动等人文地理特征。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24讲区域与区域差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对一致性孤立存在四、区域差异分析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24讲区域与区域差异比较区域发展的____和____条件;分析____和____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____和____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选择区域____、调整区域____和____提供依据。自然社会经济社会经济自然自然人文要素发展方向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特别提示区域差异比较的一般方法:首先是地理位置的比较,包括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其次比较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资源等,再次是比较人类活动,包括工农业发展水平、城市、人口、社会发展状况等。五、我国的区域差异1.三大自然区的成因地势:西高东低,呈______________分布。气温:受太阳辐射影响由南向北递减。降水:受海陆位置影响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24讲区域与区域差异三级阶梯状2.划分指标:__________________。3.具体划分(如下图):图30-2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24讲区域与区域差异地形和气候返回目录返回目录第24讲区域与区域差异3、三大自然区的比较: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农业人口城市3、三大自然区的比较:东部季风区(45﹪)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0﹪)青藏高寒区(25﹪)地形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高原为主海拔较高,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最高,主要是高原、高山气候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高原和高山气候,气温较低水文外流河多属内流河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地植被、土壤植被以森林为主,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植被为草原、荒漠,土壤为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及高原灌丛,土壤发育程度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