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数学《打保龄球》设计意图: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往幼儿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机械记忆的情况,有些虽然开始关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论事”地摆弄桌面材料为主,比较单一、乏味。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龄球就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玩的一个合作体育游戏,整个活动以保龄球馆为游戏情节线索,以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三部曲:操作体验——归纳提升——迁移运用,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快乐,积累经验;在交流、归纳、提升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活动目标:1、感受8的不同分解方式,学习8的加减运算。2、能按照规则进行游戏。活动重点:探索发现将数字8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8的所有组数。活动难点: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活动准备:1、自制保龄球(可用8个可乐瓶替代)两套,皮球4~5个,8的各种操作材料:跳棋、组成配对、加减接龙等。数字印章1~8一组一套。2、《幼儿画册》(第三册p.13)。活动过程:一、感受8的不同分解方式。1、介绍报令其游戏规则。2、3~5人一组,每人轮流打球,没玩过一次就要用数字印章记录在纸上,重复的只记录一次。“8个目标,打倒几个。然后去把目标扶起来让其他小朋友玩。”3、每组派一位小朋友汇报小组的记录情况,感受8有几种不同的分解方式。二、幼儿自选操作活动。1、介绍其他各组操作材料,鼓励孩子选择游戏。2、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教师提醒幼儿按照8的组合或加减要求进行操作。提醒幼儿在其他小组活动时,要按8的组合或加减要求进行操作。三、活动延伸。在日常活动中可增值10个保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