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目标的调控。目标明确了,整个教学过程就应实施控制,将教学活动规定在目标所界定的范围内,教师应及时从学生那里得到信息反馈,并根据目标修正教学。阅读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在课前备课中可以完全预见的,因此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在对话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及时灵活地生成新的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展开深入地思考,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当然,准确制订教学目标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的,实现目标才是教学活动的最后归宿。因此,还要正确处理好教学目标与课堂实施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的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课堂教学中要落实教学目标,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另一方面,要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制订真正促进师生发展的评价体系。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时期教育目标及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紧紧抓住三个维度来制定教学目标,只要深刻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制定明确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加强朗读训练等,一定会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均衡地予以落实,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真正的素质型人才总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语文教师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