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湖南株洲二模)大危机发生后,美国总统胡佛迫于舆论压力,在农业、财政金融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反危机措施,如部分收购农产品,发放信任贷款,成立复兴金融公司等,其核心是坚持推行自愿联合和赞助的政策。负债的农民、失业工人和破产企业界人士,要求联邦采取比总统乐于赞助的更为勇敢的行为。这表明胡佛政府()A.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应对危机的措施效果明显D.全面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解析:选B。材料中胡佛采取的措施的核心“是坚持推行自愿联合和赞助的政策”,说明胡佛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限,依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选B项。2.“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因比产生上述言论的原因是()A.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加强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失败C.苏联实力壮大威胁西方安全D.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解析:选D。“1931年”西方正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1929~1933年),“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表明西方的政治制度遭到了人们的质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主义和工人运动兴起,故D项正确。3.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每20个成年人当中大约有19个人是报纸的读者。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当时()A.民众精神世界渴望慰藉B.文化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C.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D.科技革命推动出版业发展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经济危机使民众通过阅读寻求精神慰藉,故选A项;1929~1933年美国未能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排除B项;材料中现象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但“大幅提升”表述欠妥,排除C项;材料与科技革命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4.(2020·广东广州一模)1941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扩充兵力,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但陆军医疗队却以身体素质问题为理由,拒绝了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这反映出()A.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B.医疗科技取得重大进展C.分权制衡导致效率低下D.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解析:选D。据题干材料“1941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但陆军医疗队却以身体素质问题为理由,拒绝了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美国青年的身体素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故选D项。5.(2020·山东潍坊一模)经济危机期间,大量工人失业,美国政府实行社会救济。对此,一位技师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到救济机关去,我简直不得不糟蹋我的自尊心。”这表明()A.实行以工代赈的必要性B.美国民众抵制政府的干预政策C.经济危机引发民众恐慌D.罗斯福新政无法摆脱经济危机解析:选A。据题干材料可知,失业工人认为接受救济伤自尊,这表明以工代赈的必要性,故选A项;失业工业认为接受救济伤自尊不等于抵制政府干预,排除B项;材料体现失业工人认为接受救济伤自尊,不能反映经济危机下民众的恐慌心态,排除C项;失业工人可以接受救济说明新政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其生活状况,排除D项。6.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变化(单位:万)年份1929193019311932失业人数130300435600纳粹党人数1530100140根据上列表格,可知纳粹党()A.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B.植根于普通人民群众C.因经济危机加剧而发展D.极具欺骗性、煽动性解析:选C。“1929~1932年”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结合图表信息,失业人数与纳粹人数呈正相关,由此可知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数上升,推动了纳粹的发展,故选C项。7.(2020·河北保定摸底)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为了摆脱危机,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空前激烈的经济战()A.使世界经济秩序遭到破坏B.使世界贸易额增长开始放缓C.导致法西斯分子同时在多国掌权D.使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解析:选A。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中各国进行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以邻为壑的做法导致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