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通州中学2009年高考历史一轮单元习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选择题1.《资政新篇》中说:“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下列对这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洪仁玕已初步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和制度的先进性B.洪仁玕主张中外自由通商,但不准深入内地C.洪仁玕允许传教士到内地传教,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D.洪仁玕主张在中国采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2.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时说:“……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当即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毛泽东所说的这条“新路”是指()A.井冈山道路B.进行解放战争C.实现人民民主D.进行重庆谈判3.“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B.抗击外国侵略C.新民主主义革命D.推翻国民政府统治4.学者认为,遵义会议开始了“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的正确历程,其理由是()A.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5.某班级举行了一次关于辛亥革命的讨论,下列结论不符合史实的是()A.推翻了旧政权B.颁布了新宪法C.建立了新政府D.实现了真民主6.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的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贴了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A.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B.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C.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D.中国在巴黎和会中外交失败7.在中国共产党的某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共产国际代表萨发洛夫发表讲话,指出:“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国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比如把督军推倒,把土地收归国有。”由此可以判断出这次大会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8.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B.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C.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D.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9.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反映了()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C.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10.“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1.澳大利亚人维杜卡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97--1920年)。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其中不包括()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B.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C.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誓的照片D.五四运动的有关报道12.下面有四副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的是()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黝;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13.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下列出现的场景,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史实()A.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实施“平均地权”纲领B.袁世凯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