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并聚集了650万的资金,差不多相当于300万欧元……而且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也在这时诞生在阿姆斯特丹。”这段话反映的“这时”是在(D)A.14世纪B.15世纪C.16世纪D.17世纪解析:本题考查荷兰的崛起。荷兰在17世纪建立了商业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故本题应选D项。2.阅读下表,判断其中代表荷兰的是(A)解析:荷兰17世纪时成为“海上马车夫”,但18世纪被英国赶超,故A项符合题意。3.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A)A.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D.荷兰夺取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纽约解析:材料的限制词为“17世纪”,当时的商业殖民帝国是荷兰。B、C两项与时间不符,D项应为英国夺取了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为纽约。4.165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航海条例》,规定进口到英国及其殖民地的产品只准使用英国船只或生产国的船只进行运输,从英国出口的产品只准使用英国船只运输。其意图是(D)A.联合法国夹击荷兰B.与荷兰争夺海上优势及相应的贸易垄断地位C.绝对禁止欧洲大陆与法国人通商D.打击荷兰在英国对其他国家贸易中的中介作用解析:从材料中“只准使用英国船只运输”等信息可知,《航海条例》的主要意图是打击荷兰的航运业,并未涉及“贸易垄断地位”,更未涉及与“法国”的关系,故排除A、B、C三项,选D项。5.英国女王伊丽莎白(1533—1603年)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C)A.法国B.荷兰C.西班牙D.意大利解析:伊丽莎白在位期间,于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故本题应选C项。而荷兰于17世纪初才开始取得海上霸权,晚于伊丽莎白在位时间,法国和意大利从未获得过海上霸权故排除A、B、D三项。6.《近代英国史》记载:“英荷战争开始后,英国由于工业比较发达,可以应付战争所引起的暂时的损失,而荷兰的商业经营在战争时期却受到很大的破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D)A.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实力强大B.荷兰战败,海外贸易、殖民地丧失殆尽C.英国战胜,建立起“日不落帝国”D.是工业对商业的胜利,属海洋霸权之争解析: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英国依靠其强大的海军,在以后的两个多世纪中一直成为世界超级殖民、商业和海洋大国,故选D项。A项错在“完成工业革命”,英国工业革命在19世纪40年代完成;B项错在“丧失殆尽”;C项“建立起‘日不落帝国’”是在18世纪中期。7.《世界历史资料选》:“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C)A.1588年英国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B.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贸易D.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解析:本题考查早期的殖民扩张。A项是“英国打败西班牙”,B项应是“荷兰”,D项是“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了法国”。故本题应选C项。8.这是代表新旧两个发展方向的力量的较量,同时为了争夺对欧洲及殖民地的主导权与控制权。而最终的结果说明新的生产方式更有生命力,因为最终不仅产生了新的世界殖民霸主,也迎来了新的生产方式的革命。这里的“较量”指的是(D)A.英西战争B.英荷战争C.普法战争D.英法战争解析:英法两个国家当时一个是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是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都有争夺欧洲霸权的雄心,且英国处于工业革命前夕,战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故本题选D项。9.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A)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②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④为欧洲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