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4)”综合项目(助推)培训心得工作单位:漯河市源汇区五一路小学姓名:许春萍时间:2014年10月23日以生为本,静听花开2014年10月15日,怀着满满的期待,我风尘仆仆来到新乡,参加国培计划示范性综合改革项目河南师范大学培训班的学习,9天的培训、参观、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一、从学生出发,设计课堂教法在听了张赛琴老师、李卫东老师的讲座后,我明白了,名师之所以为名师,那是真心为了孩子。他们的一切设计、教学方法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摸透了孩子的心理。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接受程度,设计自己的语言,教学重难点。我特别欣赏李卫东老师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词语和句子的训练,他能抓住每篇文章的重点句子,巧妙地让孩子仿写,会写,要写。比如在《司马光》一课,“花园里有一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这句话李老师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如何写方位,在行云流水的教学中,不留痕迹地让学生练说仿写,真是让我明白了,低年级也不能放松对句子的训练。如此下去,到高年级写作文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二、吃透课标,逐级设置难点纵观这些专家、学者,为什么能把教材教活,教透?其实就在于他们的专心、钻研。他们把语文课程标准反复研究,吃透了每个要求。对每个学段、年级的要求熟记在心,并能根据课标的要求去恰当地设计重点、难点,从阅读教学中进行语句、段落、篇章的训练,让学生从语感行进到语识的阶段,让语文知识真的成为孩子们的基本技能。三、以生为本,童趣童真张赛琴老师、李卫东老师虽然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教法不同,侧重点不同,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他们的幽默风趣。像老顽童,语言儿童化。这样的老师,不论他们教什么,孩子们都爱听,乐听。为什么这样?正因为他们是真心爱儿童,真心为教育,真心培育人,真心要为中国的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近十天的培训,让我明白了自己所肩负的重任,也明白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之处。国家花大力气来推进这个国培计划,正是把希望寄托在了我们身上。我们回去之后,一定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之中。让自己不断提高,让自己在祖国的教育事业中也能贡献一份力量,发出自己微弱的光芒!“国培计划(2014)”综合项目(助推)培训反思工作单位:漯河市源汇区五一路小学姓名:许春萍时间:2014年10月23日把握课标,细读文本近十天的培训就要结束了,在安排满满的学习参观中,我在不断地接受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同时,也在不断地对照名师反思自己,发现自己与名师之间的差距。首先,不能静下心来认真研修课标。我们每年对课标的研究仅限于本学段,而不是站在一定的高度鸟瞰课标,系统地把课标完整地连贯起来。所以也不能准确把握每个学段的变化和学段的重难点,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拔高或者降低要求的现象。其次,没有把自己作为孩子看待。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那么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就死板,不生动,不能很好的让孩子接受。如果像老师那样放下身段,使用孩子的语言,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教学,那效果不是会很好吗?孩子们乐听,乐学,乐读,何愁他们的知识不增加呢?再次,自己的教学观没有彻底转变,还是在教课文,不是在教语文。没有把学生的消极的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还在进行着非本体的语文教学。而如何转化为本体的语文教学,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课标,大胆改变思路,巧妙地设计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学语文,而不是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思品课,劳动课。最后,教学前要细读文本。文本中隐含着教的内容和学的内容,但并不是等同于教学内容。要让我们细心甄别,选出适合学生的文本,进行文本的二次开发。老师首先要解读,从题目入手,抓重点词、重点句,反复品味,展开想象,读出文字背后的含义。只有把文章读厚了,才能精确提炼;只有找到重难点,才能把文章读薄了。也只有把心放在教学上,不断反思,我们才会有进步。期待下次培训自己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