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纹样一、教学目标定位(一)认知目标:初步认识纹样的表现特征,欣赏并发现纹样以点、线、面、色彩组合产生的装饰美。(二)操作目标:学会运用夸张、简化、添加等装饰方法设计鸟的纹样。(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现实生活中的鸟在变化装饰成纹样后产生的图案美,体验创造的乐趣。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认识鸟纹样,知道设计纹样的方法有夸张、简化、添加等。能用学到的方法设计鸟纹样。(二)教学难点:能抓住写生鸟的外形特征,选择适合的装饰方法,巧妙运用点、线、面创作设计出富有变化的鸟纹样。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教师示范工具学生准备:写生鸟的作业、记号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故事情境一)教师一边用多媒体展示森林情境,一边用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听说森林里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化装舞会,各种各样的鸟儿从四面八方赶回森林。2.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鸟赶来了呢?你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从鸟的外形、羽毛的花纹和色彩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征。小结:各种鸟都有自己的特征,外形不同、羽毛的花纹、色彩也不同。所以我们一看特征就知道是什么鸟了。(二)观察比较,初识纹样特征1.(故事情景二)正当鸟儿们在为化装舞会出谋划策的时侯,鸟群中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它会是谁呢?(教师在写生的鸟旁边出示另一只有纹样变化的鸟(图2)2.引导小朋友们从外形上、羽毛颜色上来猜一猜这位不速之客到底是谁呢?你是怎么猜到的?小朋友们从弯弯的大嘴巴、长长的尾巴看出来是鹦鹉。3.欣赏、观察、比较写生的鹦鹉(图1)和变化的鹦鹉(图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1)图1图2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不同?(2)找一找图2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3)变化后的鹦鹉给我们什么感觉?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汇报:图2变化的鹦鹉经过大胆想象,夸张了嘴部,尾巴也略有变形,身体上运用点线面装饰了很多漂亮的花纹,色彩更加鲜艳夺目。(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及时归纳出变化鸟纹样的方法有夸张、变形、简化、添加等。)教师小结:这种运用夸张、简化的方法来变化鸟的外形,并运用点线面添加花纹来装饰的鸟图案,我们称它为鸟的纹样。(揭示课题)(三)欣赏作品,感受纹样装饰之美过渡:纹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所以早就作为一种装饰运用在生活中。展示汉代画像砖(图3)和苗族织品(图4)上的鸟纹样,并组织学生思考:你能猜出图中是什么鸟?这些鸟纹样用的是什么装饰方法?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两幅都是凤凰的纹样,图3纹样通过运用概括、简化、夸张等方法,使变化后凤凰形态比自然形态更简洁、优美、生动、更有装饰性。图4纹样运用夸张的方法将凤凰的翅膀、尾巴夸大、拉长,展现了优美的鸟的姿态;添加了一些点和线使纹样更饱满;鲜艳明亮的色块使画面增添了浓烈的装饰效果。(四)示范引领,打开纹样创作之门(故事情境三)美丽的花孔雀听说老师今天要和小朋友一起设计鸟的纹样,第一个跑到老师这里来,说它是最美丽的,一定要第一个帮它设计纹样。1.出示孔雀图片(图5),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孔雀有什么特征?有的说:孔雀有长长的尾巴。有的说:头顶还有漂亮羽冠。还有的说:羽毛上还有漂亮的圆形花纹……2.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抓住孔雀的这些特征设计成孔雀纹样呢?学生小组讨论想出很多办法:可以用夸张的方法将孔雀尾巴画的更大;还可以在孔雀的身体上用点线面添加一些花纹......3.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用简洁的线条将孔雀变化的外形在黑板上或实物投影上勾勒出来(如图6)。小结:根据孔雀的外形特征可以运用夸张的方法设计外形。也可以抓住孔雀最明显的特征进行概括、简化处理外形。如:图7,只保留了孔雀大大的尾巴和翎羽的特征。并强调在设计纹样时要先设计好外形,再运用点线面进行装饰。4.组织学生尝试在变化好的鸟外形上添加点线面,组成花纹。并进行评价。(请学生上台添加纹样)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出示图8。并引导学生观察:添加装饰时,点、线、面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变化?5.小结:在运用点线面进行添加装饰时,点和面要有大小和形状变化;线要有形状、疏密的变化。也可以联系生活进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