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班幼儿体验节奏教学的快乐【论文摘要】节奏乐教学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启迪幼儿的节奏感和音色感,能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德国卡尔·奥尔夫吸取《体态运动学》的精髓,提出节奏第一,音乐与动作结合的观点创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怎样把《体态律动学》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同我们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相结合,从节奏感培养入手,如何让节奏乐教学变得轻松、愉快,让孩子体验到节奏教学的快乐,提高幼儿音乐素质。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培养幼儿听的兴趣,养成听节奏的习惯;二、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节奏的快慢;三、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音乐节奏的强弱;四、训练幼儿准确模仿记忆基本节奏型。【关键词】音乐节奏感受培养正文:提高幼儿音乐素质,节奏感的培养是一个重要内容。节奏是体验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不同的节奏变化表达了不同的音乐内容、音乐情绪和音乐形象,使音乐变得各具特色,优美动听。节奏乐教学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能启迪幼儿的节奏感和音色感,能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德国卡尔·奥尔夫吸取《体态运动学》的精髓,提出节奏第一,音乐与动作结合的观点创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怎样把《体态律动学》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同我们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相结合,从节奏感培养入手,如何让节奏乐教学变得轻松、愉快,让孩子体验到节奏教学的快乐,提高幼儿音乐素质,我在小班的音乐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一、培养幼儿听的兴趣,养成听节奏的习惯孩子刚一入园,听音乐的水平不大一样。当听到我弹琴,有的孩子就围在琴的周围哼唱或自由舞蹈;有的孩子边玩玩具边听;有的孩子先看看我,认为与自己无关就接着去玩;有的孩子叫喊着、笑闹着,好像根本没有感到音乐的存在。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我决定从听音乐做走、跑、立、停等动作开始,培养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首先,我和他们一起做《听着鼓声走》的游戏,我要求幼儿,我敲一下鼓你就走一步,当鼓声消失,谁也不能动。游戏开始时,我站在孩子中间,我边敲边带着孩子们一起走,慢慢地我在一旁完全用鼓声指挥孩子们走,鼓声也由慢变快,当孩子们感到鼓声急促到来不急走时,就自由地跑起来。当幼儿有了初步的音乐延第1页续与终止及快慢感受后,我把《听鼓声走》换成《听音乐走》,这时,我给孩子听了许多节奏明快的进行曲和一些表现动物形象的小乐曲等。我请孩子们根据音乐变化和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做动作,这一阶段开展了如《小鸟飞》、《谁来了》、《喂鸡》、《下雨了》等听音游戏,吸引了孩子。在这些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音乐感受力不断提高,对活动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想用动作等方式表现音乐的欲望逐步开始强烈。当幼儿发现音乐中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乐趣,他们就学会了自觉地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节奏。二、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节奏的快慢经过前一阶段训练,一些感受力强的幼儿能够体会到节奏快慢的不同,可是,一些乐感较差的幼儿随着音乐快慢走总是不合拍,针对幼儿具体情况,我组织了一次音乐活动《大鞋小鞋》活动,目的是感受音乐快慢,学会听音乐快走慢走。活动中,我请幼儿穿着爸爸的大拖鞋走,孩子们拖拉着大拖鞋当然走不快。我给幼儿放慢的音乐,孩子们缓慢的行走节奏很自然地与他们听到的音乐节奏统一起来。接着,我请幼儿把娃娃的小鞋套在脚上,随快的音乐“快走”。活动后,我趁热打铁,和孩子们玩《开汽车》、《快跑和慢走》、《学样》等节奏游戏。通过游戏,他们慢慢懂得,像跑一样的节奏快,像散步一样的节奏慢,像火车慢慢停下来的节奏是渐慢的,像火车慢慢开动起来的节奏是渐快的。游戏中,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变化,提高了幼儿感知节奏的质量,同时发展了脑与身体之间的协调能力,使幼儿动作的韵律性增强。从而发展了幼儿节奏感受力与表现力。三、培养幼儿感受与表现音乐节奏的强弱幼儿对声音大小的感觉,都有许多生活经历。例:我带孩子们听运河里船的的声音,我问:“小朋友,你们仔细听,你能听见什么声音?”答:“船的声音。”我又问:“你听到的声音大吗?我们怎样做声音会越来越大?”答:“我们往河边走,声音就会越来越大。”我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