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一年级一班梁小柳授课时间:2017.5.25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9页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通过人人参与口算方法的指导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推理归纳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难点: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算理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口算35+4=3942+3=455+21=2635+40=7542+30=7250+21=71设计意图:在学习新知前先复习已学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利用知识的正迁移学习新知识。(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1)(课件演示,教师描述)搜集信息,提出问题一年级一班的“图书角”开业了,有好多同学都来借阅图书,图书馆理员都忙不过来......快看一看,图书借阅情况怎么样呢?根据看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探究算法⑴出示35-2。怎样计算?在草稿本上把计算过程写出来,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巡视)请一个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再请两个学生用计数器拨一拨。⑵引导学生总结:35-2,就是从35分成30和5,先算5-2=3,再用30+3=33。⑶启发学生结合操作过程归纳计算方法。①35分成3个十和5个一。②先算5-2=3(即个位上的数先相减)。③再算30+3=33(即再把个位上的数与整十数合起来)⑷反馈练习。26-4=()87-5=()()个一减()个一()个一减()个一出示“35-20”。⑴学生计数器计算35-20,边拨边口述。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减整十数,也就是先要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个位数,再把整十数相减,然后再加上各位上的数。⑵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①把35分成30和5②先算30-20=10(即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先相减)③再算10+5=15(即再加上个位上的数)⑶学生互相叙述计算过程:先算30-20=10,再算10+5=15,所以35-20=15。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计数器拨一拨,自己说一说计算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了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也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4、比较35-2和35-20两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5-2是两位数减一位数,35-20是两位数减整十数)35-2,先用5个一减2个一,35-20,先用3个十减2个十。5、再次体会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方法。6、练习:(1)帮小猴摘桃子,两组算式,第一组是两位数减3,第二组两位数减30。(2)送桃子给小动物们,55-30=69-5=55-3=69-50=(3)森林医生(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39-2=1962-20=4253-30=50让学生理解并弄清楚是减几个一,还是减几个十,再确定是从两位数的个位数上减,还是从两位数的十位上减(三)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方法,请同学们结合例1的两题,试着说一说计算方法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35-2=2305333(本)35-20=3051015(本)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