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控制吸烟行为VIP免费

控制吸烟行为_第1页
1/2
控制吸烟行为_第2页
2/2
控制吸烟行为1、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吸烟的危害。2、让学生克服吸烟的行为。青少年憧憬成人的形象和地位,以吸烟来表示自己成长,或是代表成熟感及魅力。有些青年会因好奇而尝试吸烟,青少年往往以为自己有无限青春,无惧疾病和死亡。药理学家说,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刺激中枢神经,兼具多重药理作用,有成瘾性。心理学家则认为吸烟是一种习惯,不断练习而累积的行为。其实不管是成瘾还是习惯,烟在不知不觉中都会影响吸烟者的情绪、吸烟者的思考,进而控制了吸烟者的生活。因此,吸烟是一种友好健康的不良嗜好。但是,近年来发现“许多学生加入到烟民的行列。不仅男生抽烟,而且女生也抽烟。学生吸烟人数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学生吸烟的原因有:在朋友中显示自己的能力;追求成熟感,觉得无聊解闷,纯粹觉得好玩而模仿等。究其原因,学生们不知道吸烟的危害。(一)课前准备: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收集有关香烟的资料,如香烟的成分、香烟导致人体健康受到损害、因香烟导致的疾病和死亡的资料等。让学生明白吸烟的危害性。(二)教师让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香烟的资料:教师可做补充:你燃着一支香烟,你就开始吸入百多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其中以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及其他致癌物质对人体损害最大。香烟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的主要化学物质有几十种,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苯并芘等,香烟烟雾中的化学物质直接和间接被人体吸收后,对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系统和对胎儿等都有一定的影响,香烟中的尼古丁和焦油含量较高,可引起肺癌、高血压、糖尿病、四肢血管硬化、心绞痛、中风等多种疾病。吸烟者比非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大3.2倍,比非吸烟者因肺癌死亡者多四倍,因吸烟而增加的肺癌死亡人数,在每10万人口中多17-20人。统计显示十个死于肺癌病者中,九个是吸烟者。在香港,每年就有约二千人死于肺癌,而且数目有增无减。烟中尼古丁及一氧化碳影响心脏机能,吸烟者患心脏病的危险比常人大三倍。如果你有高血压或胆固醇过多,吸烟会加速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这差不多等于自寻死路。尼古丁刺激脑部神经令患者上瘾。此外又令血压增高,心跳加速而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脏病的危险。怀孕妇女吸烟,会影响胎儿养份吸收及发育,令产下的婴儿会较普通婴儿轻。此外吸烟亦能导致流产,婴儿心智残障。伦敦皇家医学院的研究证明每一个吸烟者的寿命比不吸烟的人士短三年。再者,心脏病发往往于个人事业有成的时候,而肺癌,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会令人缠绵病榻,痛苦万分。每天都抽三十根以上香烟,神经早已陷入麻痹而不可自拔境界。即使性中枢想要兴奋,也兴奋不起来。由此可见,香烟的危害有多深。一名自己不吸烟,但配偶吸烟的人的肺癌发病率,增加20%~50%,在含环境烟烟之乌烟瘴气中生活的无辜者,其获病率是20%~30%。青少年吸烟危害更大,这是由于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时期,人体各系统器官尚未成熟,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弱,香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微粒容易达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因而毒物容易被吸收,人体组织受损害较严重。影响肺呼吸功能,出现咳嗽多痰,还可能出现呼吸短促,容易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心脏病。20~26岁开始吸烟,肺癌的发生率比非吸烟者大10倍,15~19岁开始吸烟,则肺癌的发生率大15倍,如果小于15岁及开始吸烟,肺癌的发生率比非吸烟者大17倍,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到成年后因吸烟所致疾病的死亡率越高。青少年吸烟还可使学习成绩下降。(三)讨论:1、中学生如何拒绝吸第一支烟?提示:(1)、微笑着说:“不,谢谢!”(2)、找借口拒绝吸烟,例如:“我最近有点咳嗽,不能吸烟。”(3)、礼貌谢绝,坚决不伸手接别人送的烟。(4)、在别人敬烟的时候,立即找借口暂时走开。(5)、对方敬烟的时候,及时改变话题。(6)、冷静拒绝,让别人知道你是坚定的不吸烟者。(7)、与不吸烟者在一起,为自己创造不吸烟的环境。(8)、避开吸烟的场合。2、如何减少已吸入的二手烟对我们身体所造成的伤害?(1)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尤其是富含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可以抗癌(如木瓜、蕃茄、胡萝卜、番瓜等蔬果。)(2)多喝水,多排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控制吸烟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