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则(一)编制目的为进一步指导、法律规范和做好我中心的救灾防病工作,有效预防和 及时控制洪涝灾害可能导致的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等事件的发生和蔓延,确保灾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鸡西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三)适用范围全市范围内因洪涝灾害导致的疾病发生、流行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适用于本预案。洪涝灾害及其衍生灾害所引发的有毒、有害化学物品泄漏事件,以及核和辐射事故、事件,根据相关预案执行。(四)工作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部门协作,明确职责;依法法律规范,及时响应;社会动员,依靠群众。二、组织机构及职责成立救灾防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新民副组长:李玉杰、金红兵负责全市洪涝灾害卫生应急指挥协调工作。组建疾病监测组、流调组、公共卫生组、消杀灭组、免疫规划组、检验组、健康教育组。分别由各科成员参加。负责做好辖区内疫情的收集、报告、监测和管理工作,做好灾情及疫情的快速评估;及时掌握灾区疫情信息,密切注意疫情动态和发 展趋势,提出救灾防病工作的对策建议;成立救灾防病应急处置各专业队伍;开展疫情调查处理、参加指导环境消杀灭、环境卫生学评价和卫生宣教等各项卫生防病工作。三、分级响应发生洪涝灾害事件时,根据灾情、伤情、病情、疫情等相关信息,将救灾防病工作分为常态、预警状态和应急状态。(一)常态全市未发生洪涝灾害,但在每年汛期到来之前或根据气象等部门预报可能发生洪涝灾害时,进入常态管理。常态下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保持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建制组建随时可以调遣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分别由从事流行病学调查,环境、食品、饮用水卫生监测,消毒、杀虫、灭鼠处理,免疫规划 L 健康教育,实验室检测等有关专业人员组成。2、做好洪涝灾害应对准备工作要做好救灾防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的药品、器械、免疫制品、快速检测试剂、卫生防护用品和通讯设备、交通工具等应急物资。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保证电话、传真机畅通,正常使用。(二)预警状态以县(市、区)为单位发生洪涝灾害,法定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报告人数与往年同期相比没有明显升高,没有发生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 时,进入预警状态。预警状态下主要做好以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