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教师翁甲民协备教师教学内容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2.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1教学过程初步教学活动设计二次修改方案及教学随感一、复习旧知1、我们目前学习了哪几种运算?(加、减、乘、除)2、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二、感受括号的作用(一)感受小括号的作用96÷12+4×21.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如果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3.先说一说运算的顺序,再计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96÷(12+4)×2=96÷16×2=6×2=12(二)感受中括号的作用96÷[(12+4)×2]=96÷[16×2]=96÷32=31.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再加上中括号,你知道运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吗?2.先说一说运算的顺序,再计算。3.算式中有小括号还有中括号,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总结: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三、巩固新知1.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360÷(70-4×16)158-[(27+54)÷9](1)指名说运算顺序。(2)全体学生计算,教师巡视。(3)集体订正。2.你知道吗?教学教材P9页的你知道吗。问题:算式中有小括号还有中括号,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计算?3.按照顺序计算,并填写下面的(),然后列出综合算式。P11页第2题。(1)320×[(128+147)÷25]=3520(2)(920+438÷73)×34=31484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说看。五、布置作业。P11页第1、3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有括号的混合运算96÷(12+4)×2=96÷16×2=6×2=1296÷[(12+4)×2]=96÷[16×2]=96÷32=3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本节课学习了个新的符号——中括号,要引出中括号是从实际问题中引出的,学生单用小括号不能满足需要时,就要用到中括号。本节课我就是使用例题列式,然后发现小括号不够用了,引出了中括号。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让学生列分步式计算,然后尝试列成综合算式。教学时先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题材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出相应的实际问题。学生列分步式解答后,引导他们想一想:能不能列出综合算式?当学生意识到仅运用已有知识列出的综合算式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存在矛盾时,教师要及时引入中括号,让学生初步了解它的作用,并尝试着在列出的算式上家加上中括号。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结合实际问题的情境,认识中括号的作用,理解含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而且可以从中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通过练习和整理,使学生对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相对完整的、清晰的认识。让学生自主阅读,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各种括号发明使用的大体历史,以及各种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使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