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及其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⑵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⑶在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⑴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⑵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⑶在讨论探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教学准备:课件、铁球等教学设计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有关能源的片断).看罢录像,请同学谈感受。观察思考。谈感受。引入课题组织学生展示。引导学生竞争,尽力列举出所熟悉的能量形式。引领学生进一步了解常见的能量形式。展示有关“能源”的资料.小组讨论:举出学生所认识的能量。教学过程一、基础演练1.如图是人用滑轮把货物提到高处的示意图,甲图中的滑轮是______滑轮(填“定”或“动”),使用______图中的滑轮能够省力.2.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动滑轮自重和摩擦,若拉力F为50N,则物重G为N,若绳子的自由端向上拉0.6m,则重物升高m。3.如图所示,物重50N,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使物体A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拉力F为10N.不计绳和滑轮重,物体受到的阻力N.4.如图所示,分别用不同的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提起重为1800N的物体时,则F1=,F2=,F3=,F4=。5.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重,如果物体重力分别是G1和G2,那么G1和G2的关系是()A.G1=G2B.G1=2G2C.G1=21G2D.无法判断6.如图所示,动滑轮重为1N,拉力F为5N,则重物G和弹簧秤读数为()A.G为4N,弹簧秤读数为5NB.G为9N,弹簧秤读数为10NC.G为10N,弹簧秤读数为5ND.G为9N,弹簧秤读数为5N7.按图中所给的省力条件,画出各滑轮组绳子穿绕方法。图中G表示物重,G′表示动滑轮重,F表示人对绳子的拉力。二、智能应用1.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最省力的是()2.物体甲重40N,物体乙重70N,如图所示两物体都静止。此时甲、乙两物体所受合力分别为()A.0N、30NB.0N、0NC.30N、30ND.30N、110N3.要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的汽车拉出来,试在图甲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三、拓展提高1.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那么,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F1>F2>F3B.F1<F2<F3C.F2>F1>F3D.F2<F1<F32.小明同学利用定滑轮设计了一种拉动窗帘的简易装置(如图8-56)。设计时他采用一根闭合的拉线绕在滑轮上,在右侧拉动这根拉线,就可以实现窗帘的打开与闭合。请你在图上画出这根拉线在滑轮上的绕法以及窗帘细线与拉线的连接。3.请你设计一个滑轮组,并画出组装图,具体要求如下:(1)穿绕滑轮的绳子最大承受力是800N,需要挂重物的重力是3300N(滑轮不计、摩擦及绳重不计)(2)需要改变用力的方向(3)所用滑轮的个数最少根据你设计的滑轮计算提起重物时所用的拉力?如果要使重物升高2m,绳子自由端必须移动多少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