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典型活动材料二安岳实验小学课外阅读环境创设实施方案《小学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执笔人黄国兰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和省《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课外阅读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根据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语文阅读学习”对中小学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子课题“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的探索性研究”研究课题方案进行阅读环境的创设,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进一步优化我校的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促进我校书香校园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特制订小学课外阅读环境创设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提升思想涵养和精神品位,我课题组决定开展创建课外阅读环境的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由此而形成学校及家庭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传统,共同创建一个充满书香的实小校园。二、建立组织成立课外阅读环境创设活动领导小组,由郑伯敏校长任组长,黄国兰、陈善华任副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由黄国兰负责全面工作。三、组织实施1.注重学校的文化环境布置,营造浓郁的学校文化氛围。走廊、过道和室内,饰以与环境协调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名家字画或师生书画、工艺作品。名人名言要以“读书”为内容,引用准确、恰当,富于启发性,增加校园环境布置的亲切感、丰富性、启发性。学校还应注意墙壁文化、阅读长廊文化、阅读区域文化、特色各异的室内文化建设,努力使校园处处充满着科学、人文气息,让学生时时感受着文化的濡染。2、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校园内于醒目位置设立“请讲普通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等标牌,上课、集会及公开场合讲话均应使用普通话、均应挂上读书名言。校园内用字必须规范,通知、告示、标语、会标等不得使用繁体字和不规范简化字。以校园规范化的语言文字环境引领学生提高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3、精心布置学校阅读室、亲亲书屋、橱窗、板报,加强课外阅读宣传及阅读成果展示橱窗、板报内容要丰富,要提供最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兼顾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相关内容,对重要内容以醒目的符号作适当的阅读提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要定期更新,图片资料美文赏析、好书推荐等栏目至少每月更新一次。办报可引入竞争机制,可以轮流举办,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正常组织班级阅读黑板报评比,不断提高办阅读报质量。建立学校橱窗、优秀阅读黑板报、手抄阅读报电子档案。4.每个班要求教师根据研究内容设计阅读环境创设方案。以阅读角、班级、走廊环境创设为主,要求各班创设有自己班级特色的阅读区域、阅读墙、阅读长廊,逐步营造温馨的学校、班级阅读氛围。实现图书资源的班级共享。积极引导学生自费订阅适量的报刊,实现学校出一点,学生自捐一点,完善班级图书角。学校要为学生阅读图书做好推荐工作,在每本图书封面帖有图书简介。加强所订报刊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各班图书角有专人负责,借阅情况每天做好登记记载,备案检查。各班还应根据阅读环境的创设制定相应的阅读常规。5.发挥校园广播、网络的育人功能。让校园广播成为普及面最广、最能吸引学生的校园文化载体。校园广播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组稿主持,每天利用午间读书时间播出,以播放美文赏析、学生作品和校园阅读动态为主,适当穿插文艺节目,要注意安排3——5分钟的国学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节目。6.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读书氛围。四9、10月结合教师节、国庆及,举办校园“我爱读书”读书月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美文朗读、故事演讲、课本剧表演、手抄报比赛、名著赏读、读书笔记展评、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各班手抄小报装订成册,评选出年级等级奖。至少2次,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具体活动有专人负责,制定具体活动方案,活动有材料整理归档。7.创造条件开展校园“科研敎刊”“小记者”“文学社”活动。搞好“实小教研”使《实小教研》成为老师们挥洒热情与理想、承载责任与希望的热土,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