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数学广角----“重叠问题”【学情分析】集合思想是最基本的数学思想。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了。如,我们学过的分分类,圈一圈。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而本节课所要学的是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却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体会,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2.使学生掌握解决重叠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丰富学生对直观图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使学生在主动参加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韦恩图,会解决重叠问题【教学难点】:用算式解决重叠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4面红旗、5面黄旗;【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实验小学举行舞蹈和声乐比赛,三(1)班报名参加声乐比赛的有5人,参加舞蹈比赛的有7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12人)二、自主探究1.出示数据,引起认知冲突出示表格:这是参赛选手的号码,读图:参加声乐组的有哪些人?舞蹈组的有哪些人?你发现了什么?师:谁能用上更恰当的语言来回答?(你真会学习,已经把我们课前游戏中的关键词用上了)也就是说有同学既参加了声乐组又参加了舞蹈组。如学生提出少于12人,直接提问:5+7明明是12,你怎么说10人?重复了是什么意思?【规范语言:既参加唱歌又参加跳舞比赛】师:但是从这份名单中你能一下子就看出是哪2个人重复吗?看来我这样记录方法不够清楚,大家想想办法,我们把这份名单重新设计一下,让人看得更清楚些?课件出示设计名单要求:1.想一想,怎样才能清楚看出“重复”人数和各项人数;2.画一画,用画图、文字等方法将序号记录在练习本上;3.说一说,新名单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师:现在请把你想到的方法在练习纸上画出来。(教师巡视,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准备交流)2.展示交流(1)增加重复的(没有圈):说一说你的想法;你这样记录跟我之前的比好在哪?(非常详尽,达到基本要求)(2)每组各减少两个人(重复的放中间)你的方法和第一位同学有什么不一样?预设:简便,重复部分放中间。追问:①重复的放中间有什么好处?②这里减少了4号5号两个人你能看懂吗?那现在声乐组的5人怎么看?舞蹈组的7人呢?有更好的办法能让人一眼看出声乐组有5人,不会遗漏?那舞蹈组怎么办?这么画吗(圈5人),你们看,这个同学画的是这个方法吗?请他上来说一说。(3)韦恩图对于这个图你们有问题要问他吗?参加声乐组的是哪些人?一共有……这3个人与这2个人有什么不同?现在你们都理解他的作品了吗——我们班有多少人用这种方法来表示?这真是一种好办法课件展示:老师也将这种方法记录在电脑中,我们一起来看:一开始我们以为是12人参加比赛,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有2人重复,但又不容易看出来,我们就把2组都放在2个圈中,并把重复的两人放在中间。这样就能让人一眼看出重复的人数和各项的人数。声乐组和舞蹈组这个项目的内容我们一般放在圈外。4.揭示韦恩图同学们的精彩表现,让我不禁想起了一个人,他就是英国的数学家韦恩。在100年前,他第一个想到了这样的图,因此这种图就叫韦恩图,也叫集合图。同学们真了不起,都和韦恩想到一块了。5.说说各部分的意思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着集合图,说说各部分的意思(他用上了恰当的语言,还有谁会说?)师:同学们请看,我们只用简单的两个圈,就清楚地表示出来这么多的信息。6.数形结合,解决问题师:你现在能根据这么多信息,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出三(1)参加这两项比赛的总人数吗?还要说一说你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写好了请同桌交流,请站起来回答的同学说完算式再说一说算式中各数表示什么。【板书算式】方法一:5+7-2=10T:为什么-2?重复了就要减掉吗?那为什么只减一次?方法二:5-2=3(人)3+7=10(人)方法三:3+5+2【看图3怎么来的?表示什么?5呢?2表示什么?】不管用什么办法,在计算总数时,重叠部分只能算一次。三、拓展提高1.猜一猜:同学们看,参加声乐组的有5人,舞蹈组的有7人,刚刚我们知道了有可能是2人重复,想一想还有可能几人重复?生:3位、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