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选出其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把它的字母代号,填在后面的答题框内,每题2分,共30题)1.在中华文化中,“家”的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贯古今,通未来,渗透到中华文化各个层面。“家”字在甲骨文中,是房屋里养着一头猪的形象。儿童启蒙教育读本《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歌曲《我想有个家》中唱道:“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以上这些,体现了家庭的哪些功能()①物质生产功能②人口生产功能③消费功能④抚养和赡养功能⑤教育功能⑥休息娱乐功能A.①③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2、2003春节晚会中,歌曲《让爱住我家》中唱道:“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充满快乐,拥有平安,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可见作者认为家庭中最重要的是()A、成员间的血缘关系B、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情C、平安和快乐D、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3、教材13页“颖考叔与郑庄公”的故事选自《左传》,郑庄公的母亲姜氏不喜欢郑庄公,宠爱郑庄公的弟弟段,段却据地叛乱,郑庄公迁怒于母亲,把母亲贬居于城颍,并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不久就后悔了,接下来就有了教材中的故事。郑庄公见颖考叔要把肉留给母亲,感叹地说:“你能给母亲送(肉),我却没有啊!”颍考叔问:“为什么这样说呢?”郑庄公说出自己的悔意,颖考叔立即建议挖个深及黄泉的地洞,在地洞中郑庄公母子相见,此后母子如初。《左传》中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由此可见()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是天然的感情③赡养和扶助父母,是子女的法律义务④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对“孝”的看法:“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可见孔子的认为,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A、供给父母生活所需要衣食B、帮助父母做事C、有好吃的先给父母吃D、敬重和爱戴父母5、小钰的爸爸是一位大货车司机,有一次她见爸爸出车回来心事重重,偶尔听到爸爸和妈妈的对话,才知道爸爸开车撞伤人逃逸了。这时他的正确做法应该是()A、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爸爸的违法行为B、帮爸爸隐瞒事实真相C、劝说爸爸去投案自首,劝说不成再举报D、只当没听到,大人之间的事与自己无关6、由上题的案例可见,孝敬父母需要()A、遵守当代的法律和道德B、帮助父母隐瞒缺点和过失C、在一切方面维护父母的利益D、事事顺从父母7、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这孟子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A、我年老后也像别人一样老,我年幼时与别人一样不懂事B、从我家的老人知道别的老人,从我家的孩子知道别的孩子C、用对待自己父母、子女的爱心,去爱世界上其他的老人,孩子D、把爱心先给自己家的老人、孩子,然后才能爱其他的老人、孩子在学校组织的“孝敬父母”的系列活动中,学校提出对父母感恩的要求,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感知、感动、感激、感谢”。据此回答8题。8、下面四位同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感恩是一种美德,需要从对身边的人感恩开始B、长大后孝敬父母就行了,现在不用感恩C、如果父母对我不好,我就不必对父母感恩D、父母教育和抚养我们是法定的义务,不需要感恩9、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在心理方面也会成长。下面体现了我们在心理方面的成长的是()①对父母事事依赖、顺从②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③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④更加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对于“代沟”认识正确的是()①年龄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根本原因②其实质是反映在年龄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