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推敲(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推敲。(学生齐读课题)推敲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一说。(指名说)二、学习3~4自然段。1、出示要求:自由读3~4自然段,想一想从贾岛的表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圈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一写批注。(温馨提示:批注可以是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句话。)2、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1)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想起”“觉得”“或许”写出了贾岛的专心致志,反复推敲。)(“不够妥帖”、“更恰当些”可见贾岛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追求准确、传神、完美。)(2)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3)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同学们有没有在电视上看到过仪仗队,给人的感觉怎样?)4、师补充小故事。其实在这次之前,贾岛已经闯过一次仪仗队了,想不想听听这个故事:有一次贾岛骑着毛驴横穿马路,眼见秋风扫落叶,顿时诗兴大发,当即吟诵道“落叶满长安”,接着第二句也立刻出现脑海:“秋风吹渭水”。正在贾岛为第三句冥思苦想之时,座下之驴受到锣声惊吓,疯狂向前狂奔,结果冲撞了京兆尹刘栖楚的仪仗队。刘栖楚一看,真是太可气了,这起交通事故居然源于一只驴。再看驴背上的主人,目光呆滞,行为怪异,以为是刺客,就下令将“犯罪嫌疑人”贾岛拘了一夜。贾岛这一次怎么又闯仪仗队啦?是他胆子大吗?(专心、认真)贾岛这一次很幸运,他遇到的是韩愈,而韩愈本身就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爱才、惜才。三、学习5~6自然段。那么请同学们看课文的5、6自然段,联系课文的2、3自然段,想一想贾岛会向韩愈怎样解释?1、师生合作。2、生生合作。四、学习第7自然段。同学们,你认为用“敲”字好,还是用“推”字好?(指名说)①理由一:礼貌,学生想象情境,表演感受。②理由二:宁静。联系上文“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体会以响衬静,使静更静,“敲”字的妙处。③理由三:响亮。师补充说明原因:古人很讲究字韵,推的韵母是ui,敲的韵母是ao,所以说“敲”读起来更响亮些。韩愈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对贾岛说:出示:“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齐读。听了韩愈的话,贾岛不再犹豫不决了,他将这首诗中的“推”改成了“敲”,让我们把这首诗完整地来读一读。五、课外延伸。学到这儿,贾岛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像贾岛那样做学问,态度认真,力求完美。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王安石千锤万凿,一改再改,从“到”改为“过”又改为“入”,改为“满”,先后改了十多次,最后认定“绿”字写出了春风过后江南绿野遍地、生机盎然的景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懂得了推敲的道理,我们不妨立即行动起来,学学贾岛推敲一下我们的当堂训练。出示当堂训练:推敲琢磨下面句子中用哪个词最合适,为什么?红杏枝头春意()。【旺闹浓】(宋祁的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也是几易其稿,才有了这最能体现春天到来,杏花开得多、开得艳,又能体现出微风中杏枝摇曳,杏花好像在这比美闹玩,所以用“闹”字。)六、总结。同学们,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希望大家学好母语、用好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