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一、(30分)1.yùnruòzhuìfēn臾倏嚣稽(每个1分,共4分)2.桨-浆俱-具压-鸦浑-混(每个1分,共4分)3.B(“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与“感叹”不能搭配,可改为“情不自禁”。)(2分)4.A(应为暗喻)(2分)5.D(2分)6.C(2分)(A项引号内逗号应移至引号外;B项冒号应改为逗号;D项书名号应改为单引号。)7.D(2分)8.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②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④何当共剪西窗烛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⑥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⑦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⑧烟笼寒水月笼沙⑨惊起一滩鸥鹭(每空0.5分,共8分)9.略(2分)10.事物总在不断变化,不可能一劳永逸。(2分,意对即可)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0分)二、(4分)11.初到此地(初次来到这座青山)(1分)不识(1分)12.《浣溪沙》中的主人公看到“似曾相识”的燕子,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怀旧伤今之情;而《山行》的主人公独行山中遇见飞鸟,则流露出惊喜之情。(2分)三、(12分)13.①即使②勉强③雕琢④因此,所以(4分)14.①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2分)②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2分)15.类比(1分),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作铺垫。(1分)16.略(2分)附乙文译文: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四、(24分)(一)(12分)17.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3分)18.(①示例: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光灯,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②示例:作者将一株静静盛开着的紫藤萝比作一条不停流淌着的瀑布,栩栩如生地表现其辉煌灿烂、气势非凡,而“欢笑”等词语又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紫藤萝以人的情感、性格,表现其勃勃生机,表达出由衷的喜爱之情。(“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紫藤萝花的繁盛,“瀑布”的气势,以及生生不息的蓬勃生机,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4分)19.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3分)20.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2分)(二)(12分)21.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动物眼睛与人眼不同,引起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增强文章的可读性。(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2.蜻蜓的大脑能迅速处理环境中瞬息万变的信息,具有极强的机动能力,在高速运动时,能敏锐地捕捉到同样高速运动的猎物。(2分)23.由于猫主要活动在黑暗的夜晚,这种开放的很圆的瞳仁可以帮助他们很远就能看清黑暗中的老鼠。(3分)24.都是通过自身的运动和周围物体的运动来看世界。(2分)25.举例子(1分)。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了动物的眼睛与它们需要的环境相适宜的特点。(2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五、(50分)26.作文评分标准:项目等级内容(25分)表达(20分)文面(5分)分值一立意深刻,中心明确材料典型,内容充实(22—25)结构严谨,条理分明生动形象,真实感人(17—20)544——50二中心明确选材得当,内容具体(19—22)结构合理,条理较分明通顺流畅,感情真实(15—17)438——43三中心基本明确材料一般,内容欠具体(16—19)结构较完整,条理欠明晰有些语病,缺乏感情(13—15)332——37四中心不明确材料不当,空洞无物(13—16)结构有残缺,条理较乱语病较多,无真情实感(11—13)226——31五严重偏离题意套抄范文,不切实际(10分以下)结构混乱病句很多,辞不达意(10分以下)125分以下说明:①务必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