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学设计湖南省娄底市第四完全小学彭姝敏【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例2,例3,“做一做”及教材练习三第6题,第8题,第12题。【教材分析】教材是分两个板块呈现的:第一个板块,利用北京和美国所得金牌枚数的比较引出退位减法算式51-36的计算,为了突破退位减的教学难点,教材首先利用“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的矛盾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让学生产生学习“怎样减”的愿望;然后利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如何退位,学会当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后再减的方法。最后为了让学生获得退位减法竖式计算的正确写法,教材完整的写出了51-36的竖式写法。第二个板块,教材直接出示算式50-24,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这里只是通过提示“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减()”,引导学生自己解决50-24的退位问题。教材这样安排强化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索与总结,变化了对计算法则规定的文字表述,有利于学生对计算方法形成过程的理解。【学情分析】学生是我支教的乡村学校学生,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方法,知道要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减,相邻数位的十进制关系,以及1个十是10个一、10个一是1个十的相互转化关系。初步具备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少部分学生养成了动脑思考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内心情感体验的良好习惯。【教学目标】1.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写法和的计算方法,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2.通过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分析概括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法与学法:讲解引导法,探究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5-7=50-6=31-2=47-8=54-9=82-3=70-6=小组内先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像50-6,31-2,47-8这样个位不够减在计算过程中怎么办?指小组汇报结果。(指定几道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题让学生说说个位不够减怎么办)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退位减法的笔算。(板书课题:退位减)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在我国举行了什么盛会吗?生:奥运会。师:今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届奥运会各国所得金牌的情况吧!出示课件:(奥运金牌榜)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指三~四名学生根据情境图自由提出问题,教师点评。)看小博士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中国获金牌51枚,美国36枚,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小组讨论交流,你知道了什么信息?问题是什么?实际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伺机课件出示:(也就是求51比36多多少,应该用减法计算:51-36=)(1)动手操作摆小棒,合作探究(2)个位上的1减6不够减怎么办?小组合作动手用小棒摆一摆。请一名同学在投影仪上用小棒边摆边说过程问:A·为什么要拆开一捆呢?B·现在单根还剩几根?C·现在整捆还剩几捆呢?为什么?(引导学生用小棒实际摆一摆,摆小棒时,重点突出从1里不够拿6,从5捆里拿一捆变成10根和1根合在一起是11根,再从11根里拿走6根,又从4捆里拿走3捆,剩下1捆加5根的操作过程)(3)研究竖式写法,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小组讨论列竖式怎么计算。(4)汇报交流计算方法①51-36个位不够减,从十位借1,也就是十个一,凑成11-6得5。这时十位上5个十就剩下4个十了,再用40减去30得10,10加5得15。②51-36个位不够减,就用51-6得45,再用45-30得15。板演用竖式表示摆小棒的过程:51-36=1551-36————15借助课件引导学生讨论,做退位减法的时候,应该从哪位减起?(个位)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为什么?让学生感受从个位减起的合理性,提醒检验结果是否正确。2.教学例3。50-24=(1)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小组合作讨论该怎样计算。(个位的0减4不够减,十位退1,个位10-4)(2)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