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溶解现象》测试题班级座号姓名成绩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i:28Cl:35.5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葡萄糖注射液B.冰水混合物C.泥水D.牛奶2.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3.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自来水洗手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D.用盐酸洗涤水垢4.2008年春节前,我市普降大雪,为确保道路的畅通,有关部门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以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A.盐水的凝固点较低B.盐水的沸点较高C.盐水的凝固点较高D.盐与雪发生反应5.某物质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与水相比较,一定不会改变的是()A.沸点B.导电性C.颜色D.水分子的构成6.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A.生石灰B.烧碱C.食盐D.硝酸铵7.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8.降低温度时,饱和溶液析出无水晶体后,不改变的是()A、溶液的质量B、溶解度C、溶质的质量分数D、溶剂的质量配制一定9.25℃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10克A,30℃时50克水中最多可溶15克B,则A、B溶解度相比较为()A、无法比较B、A大于BC、A小于BD、A等于B11.7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60克,在此温度下,将50克水中加入34克氯化铵,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为()A、34克B、160克C、84克D、80克12.过量的铁与适量的稀硫酸溶液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A.铁B.硫酸C.硫酸铁D.硫酸亚铁13.在25℃时向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A.增大B.不变C.变小D.无法确定14.如图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3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20g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升高温度可使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饱和溶液D、增加溶质可使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15.右图是X、Y两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正确的是()A.t1时,X物质和Y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X物质和Y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Y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有晶体析出D.t2时,X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Y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二、填空题(26分)16.盐酸中的溶质是,溶剂是;酒精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碘酒中的溶质是,溶剂是。17.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_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晶体,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一般用_________的方法得到晶体。18.现有8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硝酸钠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溶剂的质量为;(2)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g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钠,全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5%,则应加水克19.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2)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3)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g,80℃时40ga物质溶于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三、实验与探究(本题有2小题)20.(18分)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装置B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发生装置可选择(填序号)。甲烷气体一般采用装置C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右图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