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2009年高考适应性训练试题高三语文参考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B(A项“胴”应读dòng;C项“壳”应读qiào;D项“偌”应读ruò。)2.B(A.粗制滥造C.茶座D.和盘托出)3.D(①句“联播”指若干广播电台或电视台在规定的时间内同时播送或转播连续播出。“连播”指广播电台或电视台把一个内容较长的节目分若干次连续播出。②句“启用”指开始使用。“启动”指(计划、工程等)开始实施。③句“搁置”与“搁浅”均有停止不能进行之意,但“搁浅”喻事情遭到阻碍,更符合文意,且与句中的“深入”相对应)4.A(B.丰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对象误用。C.不合语境,“背道而驰”指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彼此方向、目标完全相反;应改为“南辕北辙”,指心里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人的行动和目的相反。D.大模大样:形容傲慢、自大的样子;或形容洋洋得意,神气十足的样子。此处可改用“大行其道”,并删去句中“登上舞台”的文字。)5.D(A.成分残缺,“培养”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语,应改为“培养人们尽量减少使用塑料袋的习惯”。B.谓语“发生”与宾语“超警戒水位”搭配不当,可将“发生”改为“出现”。C.不合逻辑,“许多年轻人”和“所有同龄人”互换)二、(9分,每小题3分)6.C(根据文章第三段,说“李白所强调的‘清真’,具有继往开来的时代意义”该是指后面具体解释的话,即既承续了王勃、陈子昂反对六朝风习的精神,又给韩愈等人的古文运动以积极和影响)7.D(“遵循自然规律”并不一定等于“照自然存在”;“清真美”并不是唯一的“美”)8.B(“遇到过许多艰难曲折”等内容是文中所没有的)三、(12分,每小题3分)9.D.(笼络:包揽)10.B。(A连词,表因果;连词,表转折;B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介词,表被动;介词,引进处所;D介词,凭借;连词,来。)11.D.(①②③属于“谋人”,④⑥属于直接写“谋天”,⑤属于间接写“谋天”)12.C.(中段通过具体的事例,即通过秦、汉、魏、晋、唐、宋等乱出虑外的史实,说明“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四、(24分)13.(10分)(1)大凡智力所能考虑达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及”“宜”“出”各1分,句意1分)(2)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法术能控制的。(“周”“制”各1分,句意1分)(3)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眷”“释”各1分,句意1分)14.(8分)(1)①搅为动词,平常用以器械,而诗中以江声搅动离愁,可见诗人听着江声,彻夜辗转不眠,江声更加深了离别的愁苦。②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表达形象生动,耐人寻味。(每点2分)(2)①前四句,仅仅描写个人“往年”曾有过离蜀去乡的别恨之愁。后四句,在上述景情的铺垫下,再写今日飘零到瘴气浓浓的云南之地,流露出贬谪到天涯海角的更加深沉的离情别恨。②全诗运用“今昔对比、愁情层递”的艺术表现技巧,以离愁衬托更为断肠的漂泊之感。让人读来不觉缠绵哀怨、意境婉转,更添沉痛绝望、凄切动人之情。(每点2分)15.(6分,每句2分,每句出现一个错字、别字该句不得分)(1)临渊羡鱼疏影横斜水清浅(2)视死忽如归参差十万人家(3)尔曹身与名俱灭歌窈窕之章(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五、(12分)16.中国队垄断乒坛的局面将不利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有可能会导致国球的竞争毫无意义。(或有可能导致国球变成只有中国人才玩的球。)(4分,意思对即可)17.(4分,各2分)。示例:(1)刚出生就能感知外面的世界,真是神婴啊!(2)屈原这一刎,神了!竟然砍到了项羽的脖子上。18.站的高才能显眼,位置低谁能看见?有了成就就要叫,有了功劳就要喊。干工作怎能埋头?出政绩要常露脸。(体现出“站的位置”2分,体现出“自我炫耀”2分。)六、(18分)(一)(18分)19.“老柏活着”;老柏树虽历经沧桑,青春不再,残缺不全,干枯中空,但依然存活,突出其坚强的品格和顽强的毅力。(2分)“老柏自在...